2017年7月2日,浙江温州,文成县消防大队消防队员进入深山营救被困驴友。文消宣 视觉中国
中国网新闻2月7日讯(记者栗卫斌 实习记者贾子墨)近年来,我国“驴友”遇险、遇难事件不断发生。不少“驴友”任性违规另辟蹊径,不但自身遭罪,也导致救援工作产生巨额花费。
黄山景区今年将启动实施有偿救援,《黄山市实施〈黄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办法》已于日前获准通过。对违规逃票私自进入或不听劝阻擅自进入未开发开放区域,陷入困顿或危险状态等情形,求救的游客或“驴友”,将由旅游活动组织者及被救助人承担相应救援费用。
有偿救援模式已有先例
早在2014年10月,四川省亚丁景区就成为了国内第一个出台实施有偿救援制度的大型景区。
亚丁景区党政办主任吴晓峰曾表示,该制度实施以来,景区接到的险情减少了九成,有偿救援实施的效果非常明显。
据中国登山协会登山户外运动事故研究小组不完全统计,2016全年共发生311起登山户外运动事故。虽然这些事故基本得到了公安、消防和民间救援队等机构的及时救援,但仍然有多起事故伤亡案例。
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王建平表示,根据《旅游法》《体育法》的规定,有偿救援模式已经有法律上的支持。他建议,相关部门或者景区在制定实施细则时,要遵循“积极救援,事后分责”的原则。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暂时搞不清时,将求助视为必需,”王建平说,“这样可以确保以人为本,事后分责既是按法办事,也能让游客树立‘旅游是找乐子,不是找麻烦’的正确观念。”
“驴友”的“任性”国外怎么看?
在国外也有“驴友”喜欢铤而走险,违规登山。当他们遇险时谁来埋单呢?
日本
日本人酷爱登山、滑雪等运动,但因其有一定危险性,意外事故每年常出。事发之时一般先由警察展开搜救,有时也会动用自卫队,费用主要由国家和地方政府承担。
因为绝大部分被救助的都不是当地民众,却要花费地方政府不少税金,当地民众多次提出更改救援制度要求。
此外,日本还有不少经验丰富的民间专业救援机构也会参与救援,但是他们往往会收取高额费用。比如出动直升飞机,一个小时的费用约合1万5到7万人民币。人工费每人日均2千多人民币,另外还有交通费、食宿费等。
这些费用即便是出意外的人被发现时已经死亡,家属也需要支付。所以日本有一种说法,万一登山出了事故,就会倾家荡产。
美国
传统意义上,美国的户外救援行动与警察和消防救援一样,费用由政府承担。1995年,美国首次出台法案对违规者收取救援费用。事因俄勒冈州三位大学生在登山时躲在帐篷里玩扑克牌,由于没有携带手机或无线定位设备,使得政府部门出动直升机耗费万余美金前去救助。此举引来了公民普遍的不满。
目前在美国部分州,政府规定“驴友”在国家公园遇险,费用完全由政府埋单,而如果闯入保护区或无人开发、无人管理以及无人维护等地,则需要自行埋单。
美国政府在2004年建立“全国突发事件管理系统”,将救援组织的结构和作业方式进行标准化,并尝试整合官方和志愿的救难机构。这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对徒步旅行者的救援能力。
德国
德国“驴友”救援的指挥协调体系相对复杂,救援组织具有多元化、社会化的多重特点,主要以公益性和商业性为主。
国家公共救援服务由地方行政领导的应急指挥部负责,其下设的战术指挥部负责常规性“驴友”紧急救援。行政指挥部作为战术指挥部的支援与配合力量,发挥协调辖区行政和社会资源,以保障应急救援的功能。
而商业旅游救援服务则是将“保险”与“救援”紧密结合,不仅拥有专业人才、设备和体系的支撑,还有风险信息支持机构、救援技术支持机构以及地方区域机构的支撑。不仅可以提高保险产品本身的吸引力及旅游者发生意外时救助的效率,还可以降低保险的相应风险。
2017年10月10日下午4点40分,四川阿坝,卧龙镇30人组成的两支救援队,在经过4天的跋涉寻找,终于将被困在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3名驴友营救出山。杜玉全 视觉中国
加强“驴友”安全意识教育
探险旅游制度不健全、领队认证程序不完善、探险旅游急救保障组织尚未成立,以及部分探险活动团队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是当前户外探险活动面临的几个最严重的问题。很多领队对驴友的培训也只限于出发前的叮嘱,并没有特别的针对性训练。
很多悲剧就源于“驴友”自身准备不足、缺乏经验以及对景区警告信息的漠视。有资深“驴友”指出,安全意识淡薄使得违规穿越变得更加肆无忌惮,户外探险群体日趋低龄化,体能与经验尚未成熟的“新驴友”在登山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也与日俱增。
“有偿救援”当然不等于“没钱不救”,即使免费救援也不应纵容“任性”。生命是无价的,安全出游既不给社会添麻烦,更是对自己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