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京论坛"热议中日关系:不忘初心,加强对话

中国网新闻12月18日讯(记者李金秋)12月16日至17日,由中国外文局和日本言论NPO共同主办的第十三届“北京-东京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

来自中日两国政界、经济界、学术界、传媒界等数百名与会代表,在双边政治与外交、经贸、媒体、安全等多场分论坛中,围绕政治互信、经贸合作、安全保障、媒体责任、民间交流等重点、难点问题展开交流研讨,为中日两国关系的改善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真知灼见。

12月17日,“北京-东京论坛”闭幕式上举行分论坛总结报道会。中国网 李金秋摄

《北京共识》为改善中日关系建言献策

本届论坛发布了《北京共识》,为推动中日关系持续改善建言献策。《北京共识》认为,中日关系正面临重要历史节点与发展契机。构建健康稳定、合作共赢、和谐相处的中日关系符合两国人民利益;强化全球治理,维护和发展亚洲和平与稳定是中日两国肩负的共同责任。

《北京共识》指出,中日两国应不断提升合作水平,促进贸易、投资与资本流通,探讨对接“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探索第三方市场合作等多种合作形式,采取务实行动,推进具体项目。

中国外文局局长、北京-东京论坛中方指导委员会委员、执行委员会主任张福海在论坛上表示,中日不仅应该在东亚做好邻居,还应为世界和平与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这就需要两国官方的良性互动,更需要两国民间的积极交流。

张福海还指出,从本届论坛的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中日受访者关于对方国家的良好印象呈现出逐渐改善的态势,对中日关系未来和两国在国际事务上的合作具有良好期待。这既是时代要求在两国民间的客观反映,也是两国人民在交往实践中的互通呼声,更是推动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

中国外文局局长、北京-东京论坛中方指导委员会委员、执行委员会主任张福海致辞。中国网 高聪摄

不忘历史初心增强政治互信

上海市日本学会会长吴寄南在双边政治与外交分论坛上表示,中日两国关系的改善重点在于“不忘初心”。他说,“不忘初心”就是不要忘记老一辈领导人对中日关系改善所作出的贡献,更不要忘记推动中日关系改善的最初目的。

吴寄南说,中日两国要抓住当前历史机遇,继续扩大两国共同利益的交汇点。同时,更要清楚地认识到,中日两国的发展、国情等存在差异,两国政府及人民都应学会换位思考、相互理解,这样中日两国之间才能逐步积累互信。吴寄南还强调,“战略互信是现阶段改善中日两国关系极其重要的因素之一。两国应在各方面、多领域开展合作,在合作中逐渐恢复战略互信。”

中国翻译协会会长、中国翻译研究院院长、中国外文局原局长周明伟表示,2017年,中共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标志着中国已开启了一段新的征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第十三届“北京-东京论坛”在此时召开,具有特别的意义。周明伟说,“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日双方要实现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战略互信与多领域合作,首先要认请彼此在当前的现实国情与所处的环境。”

周明伟还表示,今年正值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明年又即将迎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在这样一个两国关系的重要节点上,中日关系出现了回暖的迹象。同时,两国领导人为了本国人民的利益、国际社会的和平,多次进行会面、增加交流,也是中日两国关系有所改善的一大因素。

媒体是中日关系舆论走向的引领者

媒体是两国民众了解对方国家的一个最基本、最主要的媒介。在改善中日两国关系的这一重要课题中,两国媒体承担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双方国家媒体的报道内容,决定了舆论环境的走向,也影响着两国民众的国民感情。

本届“北京-东京论坛”的媒体分论坛,围绕“改善中日两国舆论环境的必要举措——对舆论结构与媒体变化的思考”这一主题展开热烈讨论。

人民中国杂志社总编辑王众一认为,2017年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有80%的民众认为媒体对中日关系的改善作出了贡献,而只有30%的日本民众认为本国媒体对两国关系作出了贡献。这也表明,一定程度上媒体的丰富度、多元化等也足以影响两国关系的改善。王众一还强调,两国媒体报道的倾向性也会成为导致国民感情差异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日方代表在发言时指出,中日双方在维护世界与亚洲和平方面的认识还存在一定差距,这表明实质性的中日关系改善还需要作进一步努力。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王刚毅宣读《北京共识》。中国网 李金秋摄

务实推进经贸合作有助于加强中日关系

出席经贸分论坛的中日两国企业家、经济学者们,针对当前世界出现逆全球化思潮表达了各自的观点。双方代表均认为,逆全球化思潮只是暂时的,全球化的趋势是不可变、不可逆的。

在“北京-东京论坛”闭幕式的总结报告会上,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在中日两国经贸合作方面,应注意五点。第一,中国在数字经济和产业经济变革的趋势下,在智能制造等领域,中日双方应加强彼此合作;第二,目前,两国均在少子化、老龄化方面存在挑战,所以中日两国应在健康、医疗、养老领域加强务实合作,这有可能成为未来深化中日经贸合作的热点、重点和亮点;第三,面对中国进入消费新时代、中国服务性消费快速增长的环境下,两国在旅游、医疗、职业教育等服务贸易项目下,应加快推进贸易自由化和概念化;第四,中日两国应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把务实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尽早提上议程,作为深化中日经贸合作的一项重要举措。第五,中日双方广泛地开展两国经济类智库合作有助于统一共识。

两国应管控分歧推动中日安全对话

本届“北京-东京论坛”安全分论坛围绕“东北亚和平秩序与中日两国应发挥的作用”展开讨论。中日双方代表均认为,应考虑开展中美日安全对话。三方都曾主动提出过这一建议,但由于许多原因没能实现,双方代表认为开展这一对话对于打破中国与美日同盟的截然对立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双方代表在海上危机管控取得的进展都予以肯定,希望中日海空联络机制能够尽快启动,并提出同时启动其他危机管理机制的建议。

近年来,中日两国仍然存在海上争端问题,中日双方代表均认为,要解决海上分歧与磨擦,必须坚持《国际法》与《国际海洋法》,但是目前中日两国在《国际法》的理解与认识上还存在较大的分歧,因此必须加强相关对话。

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沱生表示,中日双方都应努力了解对方立场,尽可能降低误解,积极寻求控制分歧和摩擦的方式,推动在安全问题上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