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 拉卡之战虽胜 肃清“伊斯兰国”不易

新华社记者

随着库尔德武装主导的“叙利亚民主军”解放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在叙利亚的大本营拉卡,这一极端组织在中东的溃败只是时间问题,但英国方面却传出该组织威胁明显加剧的消息。

分析人士认为,这说明“伊斯兰国”蛊惑人心能力仍然存在、武装人员更可能化整为零将威胁扩展到其他地区,要肃清其全球影响,需要国际社会长期协作。

【新闻事实】

“叙利亚民主军”17日宣布,完全收复“伊斯兰国”所谓的“首都”拉卡,并正对可能潜伏在城内的武装分子进行“最后清扫”。“伊斯兰国”在叙境内的主要据点仅剩东部代尔祖尔省南部地区。

然而,在失守大本营的同时,“伊斯兰国”对西方目标发出威胁的能力却似乎没有受到相应影响。

同一天,英国情报机构军情五处负责人安德鲁·帕克发表公开讲话称,“伊斯兰国”今年对英国构成的威胁明显加剧,英国面临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恐怖威胁,新袭击的发生不可避免。

“伊斯兰国”最高头目巴格达迪生死未卜也令人担忧。尽管已数次传出他的死讯,但迄今为止美国军方没确认其已经死亡。

【深度分析】

随着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重要据点接连失守、控制的产油区易手、武装人员被打散,一度猖獗的“伊斯兰国”已失去了昔日攻城略地的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该组织的彻底败亡。

虽然失去立足之地,但“伊斯兰国”仍可利用互联网散播极端思想,制造“独狼式”恐怖袭击。

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欧安组织)上月底发布关于欧洲反恐形势最新报告说,“伊斯兰国”在叙利亚和伊拉克的“外国军团”中有1万多人来自欧安组织所属国家和地区,其中三分之一已经或即将返回欧洲,可能在欧洲地区制造更多袭击。

【第一评论】

反恐是持久战。随着恐怖主义扩散化、恐怖分子本土化、极端思想传播网络化,彻底肃清“伊斯兰国”的任务极为艰难,需要全球协力。

这其中,扰乱恐怖分子的招募与流动、切断恐怖主义融资渠道、遏制极端主义的宣传和通信,都不是一国一地所能完成的任务。

长期来看,国际社会更应致力于消除贫困、促进民生,解决发展问题,推进教育文化发展,促进不同文明的对话与交流,建立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才能铲除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

恐怖主义威胁没有边界,国际社会在反恐领域也必须凝聚更多共识,搁置矛盾和利益纠葛,形成合力。

【背景链接】

“伊斯兰国”前身是伊拉克“统一与圣战组织”,名义上是“基地”组织在伊拉克的分支。2011年之后利用叙利亚陷入内战的机会把控制范围从伊拉克北部扩大到叙北部,并更名为“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2014年6月该组织宣布建立“伊斯兰国”,领导人为巴格达迪。

2015年,“伊斯兰国”发展达到鼎盛,拥有约3万名武装人员,控制范围覆盖伊拉克和叙利亚大片地区。它不仅在伊拉克和叙利亚从事恐怖活动,还将恐怖网络扩展到北非、西非、中亚、南亚和东南亚等地区,并在这些地区发动恐怖袭击。

2015年8月,美国领导的打击“伊斯兰国”国际联盟开始对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目标发动空袭。同年9月,俄罗斯开始对叙利亚境内数个恐怖组织实施空中打击。今年7月,伊拉克政府军从“伊斯兰国”手中夺回摩苏尔,“伊斯兰国”在摩苏尔的统治被彻底推翻。(记者:曹筱凡、郑一晗、车宏亮;编辑:孙浩、王丰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