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科技改变生活,在当今的中国社会不止是一句口号。随着人工智能、网络技术等领域的发展,不带钱包的智能生活在中国正逐渐成为现实,渗透到城市的大街小巷,让民众的生活方便﹑高效,也更加和谐。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10月1日报道,北京单身白领李宇清晨还没来得及睁开眼,一天的智能生活已开启:先是一个甜美的智能语音,提醒他起床时间到了,外出需要加件外套,下午有雨,最好再备上一把雨伞;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先在共享汽车App上预订分时租赁汽车,免去CBD地区停车难停车贵的烦扰,有时他也会开自己的车去公司,车子上锁后一切交给泊车机器人,同样省时又省力;早餐方便得近乎可以“饭来张口”:点开手机微信上的小程序或美食App,选好食物和取餐时间,到餐厅只需告诉工作人员预定号,一份温热的皮蛋瘦肉粥和新鲜出炉的烧饼就能按时吃到口;餐毕来到公司大楼,闸机前驻足三秒,刷脸进入办公室;下班后如果不想做饭,网上叫个外卖,也可以在预定的时间用上晚餐;等晚餐的时间里,顺便到无人超市买些新鲜水果,晚饭后,二维码扫开小区门口的共享单车,迎着轻风晚霞去附近的公园健身……

报道称,科技改变了中国人尤其是城市人的生活,让李宇这样的城市白领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同样地,在北京社区卖菜的大妈和送奶的大叔的生活也因科技而改变。

来自四川的李书安在北京东城区送鲜奶,他开心地讲述如何用手机有效管理他的近百位订奶客户:“以前,每逢月底都要挨家挨户收奶费,总会有订户不在家,不能按时拿到钱还要找零,很烦。现在,我把所有订户组成一个微信朋友群,再设个温馨提示,他们就会按时把钱转给我,我也再不用敲人家大门打扰啦。”

有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达到5.02亿,超过城市人口的总数,以移动支付为基础的智能生活也因此得以渗透到城市的大街小巷。从高大上的百货商场,到小小不言的煎饼果子铺,都迫不及待地用科技改变经营模式,甚至街头的乞丐也有二维码,方便乐施者献爱心。在北京的国有银行,以往人满为患、许多人排队取钱或缴费的场景早已不见,各种自助机器人不仅取代了柜台员工,在一些业务上还被赋予比人工更多更大的权限,同时明显提高了效率。北京的一些街道似乎也清静了许多,自从路边安装智能停车计费杆后,过去车主与收费管理员争吵的场面也几近成为历史。此外,移动支付成为中国民众生活的重要部分为无人便利店的发展和扩散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报道称,城市生活因科技变得简易,科技带来的好处也自然吸引更多人加入其中。虽然停放问题让共享单车广为诟病,但这丝毫挡不住商家的热情,共享单车在越来越多的城市投放,骑行者也与日俱增,以前一些“打酱油也要开车”的人也被吸引到骑行队伍里。

报道称,然而一座城市、整个社会因科技变得更美好绝非易事,这还需要城市管理者,公共服务部门理念的更新和付诸行动。以共享单车为例,面对骤增并将持续增长的骑行者,城市管理者在控制总量的同时,是否考虑到照顾这一庞大绿色出行人群的路权?不过现在可以欣慰地看到,北京一些道路已辟出单车专道,改变过去以汽车为本的设置。

报道称,科技的发展,让城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两秒钟扫码、三秒钟刷脸对早已玩转科技的年轻人来说不值一提,而对于难以改变大半辈子生活习惯的老年人来说,目前主要的智能科技并没有用心关照到他们的需求。中国已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者已超过一亿,开发老龄化智能产品迫在眉睫。

报道称,毋庸置疑,中国科技的快速发展让民众生活得简单﹑高效,而城市的管理水平、相关的制度及人文关怀也须与时俱进,让科技的美好为全民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