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社会科学院16+1智库网络、波兰国际事务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一带一路’如何影响‘16+1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15日在华沙落下帷幕。来自中国和中东欧国家政府、智库和企业家代表200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将推动“16+1合作”达到新高度,“16+1合作”也将有助于“一带一路”倡议在欧洲得到落实和实施。
2012年4月,在中方倡导下,“16+1合作”在华沙起步。2013年秋天,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今年5月,中国成功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发出了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有力信号。在华沙举行的此次会议上,“16+1合作”与“一带一路”倡议之间如何发挥协同效应,成为热议话题。
目前,中国已与中东欧16国中的13个国家签署了推进“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国驻波兰大使徐坚表示,“16+1合作”需要中国与16个中东欧国家的这16组双边关系来支撑,要在国别层面做好政策对接,也要与欧盟的发展战略做好对接。同时,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关系还需要提升“含金量”,要在新领域、新业态探索合作,做强地方合作、中小企业合作,创新形式突破融资瓶颈。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崔洪建表示,“一带一路”倡议给“16+1合作”带来了更多机遇,有助于振兴贯通欧洲南北的“琥珀之路”。波兰罗兹大学东亚研究系教授梅德明对本报记者说,“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将推动“16+1”在经济贸易层面的合作,还将推动欧盟与中国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梅德明认为,中国可以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在中东欧国家优先推进各方都可接受的项目,如海港建设等。另有分析认为,对较小的中东欧国家来说,最关心的是如何吸引更多的来自中国的投资。
梅德明见证了连接四川成都和波兰罗兹的中欧班列给罗兹带来的变化,他向记者展示了成都海关的贸易统计数据说:2016年,四川省经由铁路的进出口贸易总额比上年同期大幅增长。四川对欧洲的进出口贸易总额比上年同期也有显著增长。
目前,中国企业在中东欧国家投资超过80亿美元,投资领域不断拓宽,覆盖机械、化学、电信、新能源及其他产业。中东欧16国在华投资也超过12亿美元。
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已建成或正在筹建的协调机制或平台有20多个,涉及经贸、投资、旅游、地方合作、交通、物流、技术合作、卫生等多个领域。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中东欧研究室主任刘作奎认为,这种协调机制或平台有益于相关国家各自承担一定的协调角色,有助于推动各方积极参与“16+1合作”。
近年来,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贸易额保持上升势头。2016年,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不振,中国与中东欧16国的贸易总额却较2015年逆势增长9.5%,达到586.54亿美元。中国与中东欧16国的贸易额占中国与欧盟整体贸易额的比重上升至9.8%。其中,中波两国的双边贸易额达177.8亿美元,约占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总额的30%。(本报驻波兰记者 暨佩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