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活动现场搭起20多顶毡房宾客出入其间歇脚喝茶用餐。 陈香玉 摄
中新网比什凯克8月24日电 (李德华陈香玉)位于吉尔吉斯斯坦东部伊塞克湖州州府卡拉科尔市郊的伊尔德克村,原是个安静的村庄,8月19日这天车水马龙,村委会前草坪上的嘉宾席旁更是人头攒动。来自吉尔吉斯斯坦国内各地,以及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的东干人代表聚集于此,庆祝首批东干人从中国迁居至吉尔吉斯斯坦140年,时任吉国总理索隆拜·热恩别科夫以及多位吉国国会议员也专程到访表达祝贺。
图为活动期间举办的图片展览。 陈香玉 摄
东干语唱歌诵诗异族通婚的家庭受表彰
当日的庆祝活动仿若“穿越”情景。活动上,东干族艺术家及表演者的演出让人有种仿若“穿越”的感觉。有身着中国传统唐装者,有中国清代妇女的着装,操着陕西关中方言和新疆伊犁等地方言,唱歌表演。他们表演了情景剧回顾迁徙过程,朗诵诗歌讲述定居生活,演唱歌曲表达感情。一曲用当地东干语(实际是新疆伊犁方言)唱出的《茉莉花》更让现场不少观众不禁动容,掌声热烈。表演高潮迭起,引人入胜。
活动现场搭起了20多顶吉尔吉斯特色的毡房,宾客出入其间,歇脚喝茶用餐。笔者感受到了东干族、吉尔吉斯族、乌兹别克族与俄罗斯族美食及其混合佳肴。
时任吉国总理索隆拜·热恩别科夫向伊尔德克村的数千名民众表达了祝贺,并在致辞中指出,约一个半世纪以前,东干族从中国迁徙到吉尔吉斯斯坦的土地,吉尔吉斯斯坦当地民众以宽广的怀抱欢迎、接纳了他们。从此之后,在吉尔吉斯斯坦的土地上,便出现了一个将自己的命运和吉尔吉斯斯坦的命运形成共同体的群体。
“吉尔吉斯的俗语讲,团结才会有未来。在吉尔吉斯斯坦,生活着操着不同语言、过着不同生活、有着不同信仰的、100个多各族人民,正是因为大家的团结,共同的努力,我们才有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索隆拜·热恩别科夫说,在伊尔德克村,包括东干人在内的各族民众,都把这里当作故乡,并彼此团结友好地生活在一起。伊尔德克村反映出吉尔吉斯斯坦各个民族,各族人民团结友好的景象,是民族团结杰出的典范。为此,他在庆祝活动上授予伊尔德克村“民族团结奖”。
早期的东干人因男多女少,不得不与其他民族通婚,后来人口增加,特别是近些年,基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大多数东干人择偶通常在本民族范围内选择。索隆拜·热恩别科夫表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传承发展各民族的文化是吉国国家最高战略政策方向之一,东干人和各族人民生产生活在一起,东干族与各族之间通婚,这些都有利于民族融合。其中,有两个家庭作为异族通婚的代表获“民族团结奖”。一位是东干女子嫁给了吉尔吉斯族男子,一位是东干男子娶了乌兹别克族女子。
图为活动期间举行的实物展览。 陈香玉 摄
“二道沟”:东干人首个居住地
伊尔德克村位于吉国东部伊塞克湖州卡拉科尔市以西5公里处,当地又称“二道沟”,是当地较大的村庄。二道沟村原名“马利茵斯克”,原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以他女儿的名字命名的。“二道沟”是从回族人口中叫出来的,意思是“离开卡拉克尔市的第二道沟”,按照当地的发音和拼写习惯,便成了“伊尔德克”。
此外,二道沟还有一个名字,叫“得胜”,此名随后成了前苏联时期集体农庄的名字,并一直保持到了1965年,“得胜集体农庄”并入“友谊集体农庄”后,这个名字便成为历史,不再使用。
据清史记载,农历1877年11月初,也就是公历1877年12月初,第一批东干先辈由新疆南疆阿克苏地区的乌什县境北越天山,翌年2月来到达了这里。在此后到达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还有两批,是在农历腊月间翻山越岭过境的,按公历推算,应是在1878年1月过境的。
据伊尔德克村史记载,1877年从中国迁到此地东干人共1116人,后经战乱,又有许多人随当地人逃至新疆避难,由此形成了此地与新疆伊犁回族人的不解之缘。其中一部分又随当地人返回于此。之后,因求学不归,到城市就业,不断有年轻人离开村庄。
据介绍,该村到2017年,人口共2801人,其中东干族1836人;另有吉尔吉斯族508人,维吾尔295人,还有哈萨克、俄罗斯等族人。
今天的东干人,约有16万人,主要分布在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其次是乌兹别克斯坦和俄罗斯。有约7万东干人居住在吉尔吉斯坦,约占全国人口的1.1%,是吉国人数居第四位的民族。在伊塞克湖州生活着3500余东干人,主要居住在二道沟村、可科诺村以及卡拉克尔市。
图为当地民众观看展览内容。 陈香玉 摄
圆桌会议研议东干语言文化发展
以东干族语言、文化未来发展为主题的圆桌会议,在140周年纪念活动上同期举行。来自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的东干协会负责人,以及来自中国的访问团在会议上研讨东干族文化传承发展问题。其间,东干代表都对东干文字语言的未来,表达出了焦虑之心。其他与会人员,也为东干文字语言的继承和发展寻找出路。
迁居中亚的东干人经过百余年的在地生产生活,多已习得当地语言,但东干语仍被称为“亲娘语言”。随着时代的发展,东干语言文字显现出逐渐式微的趋势。
乌兹别克斯坦东干协会主席白东山指出,东干族的语言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乌国现在共生活着4000余东干人,其中2000多人已经完全不会说东干语了。还有一些移居到俄罗斯的东干人,后代也全部说的是俄语,东干语面临着消失的危机。
在前苏联时期,东干学子从1年级到11年级,每周要开三节东干语课,每节课1个小时,吉国独立后,吉国学校除开设吉尔吉斯国语课外,还要开设俄语和英语课,后来取消了东干语文课。在东干族议员以及各方人士表达意见后,吉国保留了每周1节的东干语文课时。显而易见的是,每周1节课已无法承载东干语言文字的传承。目前的危急是,愈来愈多的东干年轻人,已不使用东干文字和说东干语了。
对此,与会者都认为,东干人不能失去自己的语言。东干代表希望孔子学院在每个东干乡村,都设汉语教学点,派汉语教师。也有人提出,东干口语分为两类:一是陕西关中方言,二是新疆伊犁方言。其文字语为伊犁方言。现在中国都在推广和使用普通话,在方言的保留和传承上也都面临着挑战。据此,是否可考虑将东干语与汉语普通话结合。这样,也有利于懂俄文的2亿多人口学习和使用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