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桐城,云屋万家,楼雉数里。”唐代诗人陈樵曾如是描述彼时泉州的盛况。

泉州又称刺桐城,是联合国目前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和宋元时期的“东方第一大港”。8月17日至18日,泉州乘着海上丝路之风,又鼓起金砖之帆。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主办,国家行政学院、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承办的金砖国家治国理政研讨会在此举行,这也是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的重要配套活动之一。

研讨会主题为“开放包容、互利共赢,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来自金砖国家和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墨西哥等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超过160名代表共聚一堂,就“深化改革,携手促进共同发展”“交流互鉴,倡导文明多样繁荣”“合作共赢,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三个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为丰富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成果、推动再创金砖合作“金色十年”贡献智慧、激荡思想。

会议通过了《金砖国家治国理政研讨会泉州共识》,提出坚持发展优先、开展互利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加强文明互鉴等四方面主张。会议期间,中方同来自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智利、哈萨克斯坦、墨西哥、泰国等国的智库代表签署了一批合作协议。

经验交流,盛赞习近平主席治国理政思想

举办此次金砖国家治国理政研讨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关于加强金砖国家治国理政经验交流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中宣部常务副部长、中央文明办主任黄坤明在发表开幕式主旨演讲时指出,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金砖国家处于相近的发展阶段,面临相似的风险挑战。加强治国理政理念和实践经验的交流,相互学习借鉴,对各国走好今后的道路,实现更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会议讨论中,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有助于金砖各国实现更大发展。

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劳伦斯·库恩在谈及中国治国理政新理念时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一个宏大的全球治理愿景,能为世界的共赢合作起到独特鲜明的作用。他认为,当世界在考虑如何改变全球治理体系时,中国经验可以成为重要的贡献。

巴西中国问题研究中心负责人罗尼·林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对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治国理政新理念赞不绝口。他说,习近平主席的理念非常务实,包括消除贫困、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等。金砖国家面临着相似的问题,也有着相同的发展目标,中国的治国理政经验对于所有金砖国家来说都很重要,也是值得借鉴的。

南非姆贝基非洲领导力研究所高级讲师埃迪斯·狄浓·法斯万娜对本报记者表示,这是她第一次来中国,她对中国的发展成就印象深刻。她说,中国高度现代化,城市非常美丽、井然有序。她欣赏中国所选择的发展道路,中国选择走适合自己的道路,努力实现了自身发展。而与此同时,一些国家试图模仿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路径,不适合国情的路径却变成了阻力。她说,广大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可以从中国的治国理政理念中学到很多,并应用于自身实践。

放眼合作,共同看好金砖机制第二个十年

此次研讨会的与会者对即将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满怀期待。

金砖合作机制历经10年发展,逐渐成长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架构,成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合作的典范。回顾过去,展望金砖合作机制的第二个“金色十年”,与会嘉宾畅谈未来,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北京师范大学金砖国家合作中心主任王磊认为,2006年至今,金砖国家已发展成为国际政治经济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成长为逐步完善机制化建设的南南合作平台,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印度尼赫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斯瓦兰·辛格·贾斯瓦尔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10年来,金砖国家合作领域迅速扩展,未来应以文化为支柱,进一步加强人文交流,让金砖各国民众产生归属感。他说,目前金砖合作框架下已经有了电影节、运动会、教育合作框架、媒体交流机制、青年交流机制等,这种自下而上的交流将使金砖合作机制的基础更加稳固。

金砖合作机制正成为全球治理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动力来源。复旦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主任沈逸对本报记者这样表示。目前,金砖国家成为世界经济主要的拉动力量。同时,金砖合作机制为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以及更广义的全球治理结构的变化提供了新的方案,反映了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于推动建立一个更加公平、能够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全球治理新秩序的认识。

法斯万娜对本报记者表示,在金砖合作机制的第一个十年中,她看到了南非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生的实实在在的变化。她认为,金砖国家愿意相互学习、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对于南南合作来说,金砖机制意义深远。她说,该机制不仅局限于金砖国家,还愿意带动区域内其他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为其他国家提供分享和学习先进经验的平台。她非常看好金砖机制的未来。(本报记者 张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