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积极践行以合作共赢思想为指导的新型国际关系

中国不仅是新型国际关系的倡导者,也是积极践行者。政治上,中国在主要大国中率先把建立伙伴关系确定为国家间交往的指导原则,坚持“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截至2016年底,中国已同9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实现对大国、周边和发展中国家伙伴关系的全覆盖。中国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等多边安全合作机制,扩大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共同探讨安全新理念,共同搭建快速有效的安全协调机制,共同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伙伴关系不设假想敌、不针对第三方,体现了和平性、平等性、包容性。中国外交努力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认真贯彻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与地区国家携手建设亚洲命运共同体,全面展开各层次、各领域合作,利益融合不断加深;积极践行正确义利观,着力加强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实现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合作架构全覆盖,推动同发展中国家合作迈上新台阶。

经济上,推动形成包容性发展的新格局。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有波动,但总的走势仍平稳,继续向好。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已深度融合,良性互动。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保持稳定和持续发展,本身就是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中国全面参与联合国框架内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讨论与合作,积极推动制定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在2016年举办的G20杭州峰会上,中国推动与会国家第一次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突出位置,第一次就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订行动计划,使峰会成果包含鲜明的“中国元素”,为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的“中国信心”,有力地推动世界经济最终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中国也成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领跑者和推动者。中国提出的建设“一带一路”的宏伟倡议,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同沿线国家发展战略对接,为亚欧大陆和世界发展振兴注入强劲动力。中国积极推进互联互通建设,推动“一带一路”框架下重大互利合作项目全面展开并取得重要早期收获;大力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初步形成覆盖亚、非、欧、美四大洲的国际产能合作布局,使自身发展成果惠及更广泛的区域;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促进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改革完善;中国还以筹办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为契机,引导二十国集团成员深化改革、推进创新、加强协调,为推动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做出中国贡献。

面对此起彼伏的国际地区热点问题以及纷繁复杂的各种全球性挑战,中国方面提出维护国际地区安全的新思路,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积极推动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为推动伊朗核、叙利亚、南苏丹、阿富汗、朝鲜半岛核等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做出重要贡献。倡导处理南海问题“双轨思路”,坚决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同时坚定致力于同地区国家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积极参与国际反恐合作,主张反恐要标本兼治,反对搞双重标准。中国深入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加入联合国新的维和能力待命机制,建立8000人的维和待命部队,设立常备成建制维和警队,是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贡献的维和经费已上升到世界第二位。中国军舰连续7年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先后为6000多艘中外船舶安全护航。中国方面还积极推进网络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提供越来越多的公共产品,充分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积极倡导不同文明相互尊重,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是中国外交的重要内容。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中国历来主张保持文明多样性,倡导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以文明交流互鉴取代文明对抗冲突,推动不同民族、文化、宗教交流互鉴。中国提出,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共同构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加强在重大全球性问题上的沟通和协调,为实现世界和平、稳定、繁荣提供更多公共产品;以伙伴关系为依托,秉持共赢理念,加强各领域务实合作,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的人们深入交流,增进彼此理解,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