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对于“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德国各界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两者对接是强强联合;也有德国媒体报道,“中国制造2025”进军高端制造业,会抢占国际市场份额,对德国制造业构成威胁。您如何评价这些说法?在这两大战略框架下,双方有哪些合作的可能性?
史明德:互利共赢是“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对接的根本目的。两国在工业领域各有所长,各有优势,高度互补。德国拥有先进技术,而中国具有庞大的制造业市场以及广泛的制造业基础,且研发人员多、研发成本相对低。中德密切合作、良性竞争绝不是“你失我得”的零和游戏,而是能够把市场和共同利益的“蛋糕”做得更大、强强联合的明智之举。德舆论的担心主要是对事实情况不了解,同时对中国存在较大偏见。
“中国制造2025”同德国“工业4.0”的对接,是实现中德两国制造业面向未来的战略合作的重要举措。目前,双方已建立中德智能制造及工业4.0副部长级合作机制,致力于搭建政府支持、企业为主、产学联动的全方位合作平台。双方在共同制定“工业4.0”领域的标准化等方面已经取得一些进展,并建成一些合作试点项目,如(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中德智能制造(江苏)研究所、江苏(太仓)中德合作基地等。
未来,双方应进一步推进企业直接对接,将企业更多推向前台,发挥企业的主导作用。二是应继续开展标准化领域合作,将业已建立的试点项目打造为中德工业合作的“旗舰”项目,发挥其示范效应。三是应进一步推动两国科研人才和工业企业管理者培训和交流。“中国制造2025”同德国“工业4.0”对接是一项新事业,无先例可循,无现成经验可借鉴,这需要双方政府从长远出发,改变传统合作观念,以进取的精神、开放的态度共同寻找合作的契合点。
中国网:市场经济地位长期以来是中国和欧盟关系的关键议题。按照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规定,世贸组织(WTO)成员国在对中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调查中使用“替代国”数据的做法应当于2016年12月11日终止。而在2016年11月初,欧盟委员会提交了修改条例提案,建议不再区分市场经济国家和非市场经济国家。2017年5月11日,欧盟部长理事会通过了此提案。这一提案对中欧贸易将有哪些影响?
史明德:欧方有关提案不再区分“非市场经济国家”和“市场经济国家”,体现了欧盟履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第15条义务的意愿,值得肯定。但该提案以“市场扭曲”替代“非市场经济”的概念和标准,从本质上看仍是在变相延续原有做法,这种做法没有全面彻底地履行第15条义务,也与世贸组织的精神和理念不符。
在履行第15条义务问题上,中国的立场是一贯明确的。按照议定书第15条的规定,如期终止对华反倾销“替代国”做法是国际条约义务,必须严格遵守。中国和欧盟都是世贸组织核心成员,也是维护国际多边贸易体系、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的中坚力量。我们希望欧盟全面、彻底履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第15条义务,拟议出台的任何贸易新规应该坚持公正、合理、透明,不能形成新的歧视性做法。
中国网:近年来,中资企业对德国的投资并购不断攀升,这其中既有成功、也有失败的案例。您认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关注到,5月15日,第十三轮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在北京举行,这一协定谈判的进展如何?
史明德: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产业在德国投资,进入德国市场,这是合理正常的情况。近年来,中资企业对德投资进入提速期,投资领域更宽、主体更加多元、形式更丰富。绝大多数在德投资并购是以开拓市场、促进母公司转型升级的长期战略投资,追求与被并购德企共同成长,实现双赢。中国投资者为德国带来充足的资本,与工会等关系融洽,创造了不少新的就业岗位,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应该说,多数中资企业在德并购是成功的。
当然,中资企业对德投资并购中也有不成功的例子。一方面有德国政府收紧投资审查政策的因素,例如去年福建宏芯基金对德国软件企业艾思强的收购案就因所谓安全原因而宣告失败。我们希望德方以开放、合作的心态理性看待中国投资,推动两国投资合作健康发展。另一方面,部分中国投资者前期准备仓促,未充分考虑项目可行性,对德法律、税务、劳资等规定了解不足,贸然投资后出现纠纷和困难。对此,我们建议投资者要加强市场调研,谨慎决策。
不久前,李克强总理访问德国期间,两国总理共同承诺努力推动谈判尽早达成共识。在当前保护主义上升、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形势下,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取得积极成果将向全世界释放合作共赢的积极信号,进一步坚定中欧、中德企业开展投资合作的信心。中方将继续秉持积极、灵活和开放的态度,努力推动谈判。希望欧方能相向而行,争取尽快就文本核心问题和主要条款达成一致。
中国网:5月24日,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会话机制首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机制双方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与德国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加布里尔共同主持并在会后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政府关于建立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的联合声明》。中德建交45周年之际,建立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有何特殊意义?此机制将会有哪些具体内容?
史明德:建交45周年之际,中德建立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并举行首次会议具有重要意义。该机制将把教育、文化、足球、青年交流等现有但相对独立的活动和项目整合在一个框架内,为双方人文交流搭建更高层次的平台。以教育领域为例,在未来3年内,中国国家留学基金将提供6千个奖学金名额,资助中国优秀青年人才赴德留学;中国政府奖学金将提供1千个名额,资助德国青年来华留学,进一步推动两国之间的人员交流。我们相信,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将为两国民间交往开辟更多渠道,为交流领域的不断拓宽、合作内容的日益深入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在更广的领域夯实民意基础。
中国网:45年前,您赴德国学习;而今,您是中国驻德国大使。可以说,您见证了两国建交以来发展的全过程。您如何评价这45年间的中德双边关系的发展?您期待中德关系未来在哪些领域有新的突破?
史明德:我从事外交工作45年,在东、西德都工作生活过,亲眼在柏林见证了两德统一,这是我宝贵的人生经历和财富。45年来,德国和中国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变化。德国从一个分裂的国度,成为统一、综合实力最强的欧洲大国。45年前贫穷落后的中国,如今已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45年来,中德关系经受住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虽然有过起伏和低谷,但总体上保持了持续发展的势头,给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是名副其实、互利双赢的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经过45年发展,中德关系站在了新起点上。未来,中德将立足各自国情,不断创新合作理念,打造中德合作“升级版”。两国在“一带一路”建设、新能源汽车、创新科技、“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的深度对接、第三方市场合作、双向投资、绿色发展、人文交流等领域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中国网:好的,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