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20日电 比利时一项综合研究显示,猫大约在1万年前的近东地区开始与人类共同生活,其后通过古埃及传向欧洲及其他地区,最终成为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宠物之一。
资料图:猫咪
比利时鲁汶大学和比利时皇家自然科学研究所合作,利用来自近东、非洲和欧洲多个考古遗址的猫骨骼、牙齿、皮肤和毛发,分析了100年前至9000年前间200多只猫的DNA,包括古罗马猫的遗骸、古埃及的猫木乃伊等。
这项发表在英国《自然·生态学与进化》杂志上的研究证实,所有的家猫都来源于非洲野猫,这是野猫的一个亚种,生活在非洲和近东地区。人类约1万年前在新月沃地开始最早的农业活动时,也开始养猫,原因可能是定居点积存的谷物招来鼠患,人和猫因此形成互利关系。新月沃地是指西亚、尼罗河谷、尼罗河三角洲和两河流域及附近一连串新月形的肥沃土地。
分析显示,古埃及是猫走向世界的关键节点,人类可能为了灭鼠而在水陆两路的迁徙及贸易途中都携带着猫,使它们传向西亚、非洲和欧洲等地,连北欧波罗的海的古代维京人遗址都发现过埃及猫的遗骸。不过研究人员尚不清楚,从埃及走向世界的猫到底是来源于近东,还是别处驯化的另一个品种。
与狗不同的是,猫的基因并没有因为驯养而发生巨大变化,家猫与野猫的基因交流一直很频繁。如今的家猫外观和习性与野猫仍很相似,只是独行习性不那么强,比较能忍耐与人类和其他猫共存。这也再次证明,人类对猫的进化参与度很低,“驯养猫”的说法其实不太确切。
DNA分析还发现,古代猫的毛皮花纹主要是条状,斑点状花纹的猫直到中世纪才流行开来,这可能是人类终于开始对猫进行选择性育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