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的西班牙客商正在收看“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
人民视觉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人类文明需要在这种精神的传承中不断发展。4年前,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承载对文明交流的渴望,对和平安宁的期盼,对共同发展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面向未来郑重作出的历史性抉择。
5月14日—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回顾了倡议提出4年来取得的系列成就,擘画未来发展蓝图,承诺中国行动,引发国际社会强烈反响。“这一伟大勇敢的倡议将极大改变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的评价成为国际社会有识之士的共同心声。
“给动荡的世界带来和平与发展”
“习近平主席的演讲,不仅延续了中国与世界开放、联通的历史,更赋予其新的时代意义,给动荡的世界带来和平与发展。这是一个寄希望于和平发展和共同繁荣的倡议,也是一个创新的、拥抱全球化的倡议。”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这样评价。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对本报记者表示,习主席的演讲不仅阐明了各国要如何共享繁荣,也发出了警告:如果把自己孤立起来,你就会失败;如果向世界敞开大门,你就可以参与进来一起繁荣。
“‘一带一路’倡议由中国发起,但受益者是各参与方,它惠在当下,利在久远,令人充满期待。”英国卡迪夫大学政治和法律教授罗杰说,中国敞开胸怀,热情接纳嘉宾,不但向古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而且向一切感兴趣的国家和地区开放,中国在国际上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当下,这有着特别的积极意义”。
美国《纽约时报》刊文称,“一带一路”建设规模宏大,将“改变世界经济版图”。美国前常务副国务卿詹姆斯·斯坦伯格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强调,美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十分重要,“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安全与繁荣对各方都有利。美中在“一带一路”建设方面有很多潜在的合作机会,美中有必要加强对话和沟通,扩大共同利益。
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东亚研究院教授李远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意味着中国参与全球化进程进入新阶段。我们正处在一个挑战频发的世界,世界期望中国进一步参与国际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在此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一带一路’建设有助于改善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环境,帮助这些国家人民尽快脱贫,并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地区的发展与繁荣。” 巴西里约天主教大学教授洛佩斯告诉记者,经济上的繁荣有助于消除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的温床,“一带一路”建设将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赢得了掌声与欢呼”
“一带一路”建设不是另起炉灶、推倒重来,而是实现战略对接、优势互补。正因为如此,倡议提出4年来,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等重要决议也纳入“一带一路”建设内容。“一带一路”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建设成果丰硕。
这正是埃塞俄比亚人这几年所切身感受到的变化。“‘一带一路’建设让我们拥有了现代化的铁路、轻轨,如今10座工业园正在建设之中,许多中国企业来到埃塞进行投资,助力埃塞工业化的发展。”埃塞俄比亚新商业网总编安杜莱姆·西塞告诉记者,4年来,从埃塞俄比亚越来越多的汽车以及逐渐富裕起来的人们脸上的笑容就可以看到,“一带一路”建设赢得了民众的掌声与欢呼。
埃及《金字塔报》社长艾哈迈德·赛义德表示,2013年,埃中贸易额首次突破百亿美元,如今,中国对埃及直接投资实际存量近7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1万多个就业岗位,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显示出强大生命力,埃中两国政府政策对接,“有助于埃及实现经济重振大计”。
位于亚欧大陆腹地的哈萨克斯坦,同样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推进而改变。哈萨克斯坦“哈中伙伴关系国际中心”研究员卡乌克诺娃·塔季扬娜告诉记者,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在北京参加论坛期间称赞哈中两国合作堪称典范,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已经发挥作用。在4年时间里,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之间的合作项目就超过50个,并设立20亿美元的中哈产能合作专项基金。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关系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胡逸山认为,近十年来,世界经济不景气,大多数经济体经济增长都未达到预期。“一带一路”倡议提出4年来,在其框架下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挖掘了东南亚地区潜在的发展机遇”。
墨西哥《太阳报》评论员文章称,当下贸易保护主义趋势抬头,而中国倡导的“开放”和“自由贸易”等理念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支持,其中就包括拉美地区。
智利《信使报》报道称,智利总统巴切莱特出席论坛时高度赞扬“一带一路”倡议。智中两国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十年来,智利成为中国自由开放的受益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未来可能性更加让人期待。
从亚洲中部腹地到东南沿海,从中东地区到非洲各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早期努力,已经次第开花结果,在促进各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赢得了民众的认可。相关各国人民正勇敢地迈出脚步,相向而行,走上相遇相知、共同发展之路。
“通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路”
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人类战胜困难的手段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丰富。但与此同时,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等现实世界的种种问题,又向所有人提出了严峻挑战。
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为应对挑战提供了思想力量,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五通”目标,为应对挑战指明了正确路径。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这4年来,最重要的是促进了民众的交流。”十分关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法国戴高乐基金会主席雅克·高德弗兰十分赞同习近平主席所说,“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他认为,通过亚欧非国家在科学、教育、文化、卫生、民间交往等各领域广泛开展的合作,在当地民众尤其是青年一代身上,一定能够建立起更加稳固的民意基础,人与人之间的往来与沟通更加频繁,各国和谐发展,共同构建美好未来。
“‘一带一路’建设的终极目标还是人的发展。”博科娃认为,“只有服务于民众的建设才真正有意义,‘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将有助于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实现,有助于释放民众个人的创新潜能”。
非洲政党理事会秘书长、苏丹全国大会党前主席纳菲阿·阿里·纳菲阿也认为,习主席所有主张的核心都包括了“人”这个因素,呼吁国家之间一起和平共处、分享好处,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
尼泊尔大会党中央委员会国际关系部执委、尼泊尔国关学院秘书长什雷斯塔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将通过促进发展,为解决全球性挑战提供方案。他期待各方共同努力,将合作共识转化为“一带一路”建设的行动。
“‘一带一路’倡议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它结合了一个宏大的愿景和实现这一愿景的每一步。”英国剑桥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资深研究员马丁·雅克对本报记者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内容丰富、思路开阔,令人印象深刻,无论是回顾成果还是展望前景,都体现出强烈的务实精神。“从这一角度看,‘一带一路’倡议是自信而强大的,它必然成功”。
“我相信,只要我们相向而行,心连心,不后退,不停步,我们终能迎来路路相连、美美与共的那一天。”习近平主席的信念,赢得世界的共鸣。丝路精神就像种子一样播撒在世界人民心间,“一带一路”建设事业必将像古丝绸之路一样流传久远,泽被后代。
(本报北京、伦敦、华盛顿、柏林、里约热内卢、约翰内斯堡、开罗、阿拉木图、曼谷、巴黎5月15日电记者王新萍、孙超、裴广江、李琰、暨佩娟、邢雪、庄雪雅、黄培昭、张朋辉、管克江、陈效卫、颜欢、李志伟、韩晓明、周翰博、俞懿春、王远)
《 人民日报 》( 2017年05月16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