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夏时节,草木繁茂,百物滋润。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各界嘉宾群贤至京,少长咸集,共襄盛会。5月14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博古通今,引经据典,一个个掷地有声的中国承诺,一个个振奋人心的中国倡议,赢得了在场嘉宾27次经久不息的掌声。
“一带一路”倡议始于习近平主席,至今四年时间,发展成就超出预期,在今天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一举世瞩目的时刻,习近平主席的主旨发言向世界阐明了“一带一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一带一路”是以丝路精神为纽带的人类文明宝贵遗产。2000多年前,欧亚大陆上的先辈们,跨过草原沙漠,穿越惊涛骇浪,架起了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合作、和平之桥。这座桥梁绵延万里,延续千年,积淀出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在古丝绸之路上,涌现出张骞、杜环、马可·波罗、伊本·白图泰等和平使者;谱写出四大文明古国、世界三大宗教不同文明、宗教间和谐包容的“交响乐”;诞生出中国中西商品和知识交流带来的互鉴成果;呈现出“商旅不绝于途”、“舶交海中,不知其数”的繁荣盛况。“历史往往在经过时间沉淀后可以看得更加清晰”。这段历史表明,“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只要相向而行,就能走向共同繁荣发展的美好远方。 “一带一路”是以“五通”建设为内容应运而生的国际治理方案。当今国际社会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正成为时代发展的鲜明特征和发展趋势。然而,摆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也频发不断,政治上的保守主义、经济上的保护主义、社会上的排外主义、文化上的排斥主义也在不断冲击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的大势。在这样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世界,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秋天,在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四年来,“一带一路”已经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个方面的建设在沿线各国开花结果,得到了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支持和参与,并且被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纳入到重要决议之中。从愿景变为现实,一个个硕果累累的实践成就表明了“一带一路”倡议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利益,具有广阔前景。 在向与会嘉宾介绍了“一带一路”倡议成果后,习近平主席又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未来建设提出“五点意见”,指出“一带一路”将会成为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之路。 和平是人类社会的共同渴望。古丝绸之路,和时兴,战时衰的历史经验告诉世人,当今,国际社会需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伙伴关系。繁荣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依旧缓慢,发展是依旧是各国聚焦的根本性问题。所以,习近平主席提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开放是国际社会进步的基本前提。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分配差距等问题,正呼唤着一个更加开放发展的世界来解决经济增长和平衡问题。创新是推动各国发展的重要力量。“一带一路”的发展更需要向创新要动力。文明是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的精神力量。“一带一路”建设需要不同文明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为打造这样一条人类命运共同体之路,习近平主席还当场庄严承诺: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所有“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的友好合作;向丝路基金新增资金1000亿元人民币;将在未来3年向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600亿元人民币援助;将设立“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后续联络机制以及在经贸、科技、人文交流等多个领域的重大利好措施。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习近平主席向世界阐明了“一带一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为世界指明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方向,世界各国都应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撸起袖子加油干”,推动“一带一路”行稳致远,让“一带一路”在21世纪重新焕发往日生机,一起书写21世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