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我愿意出生在一世纪的中国新疆。”他所说的地点,也就是今天的塔里木河、叶尔羌河一带。这里位于古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的最大交汇点之一,是汤因比心目中文化汇聚的福地。
“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上的吉尔吉斯斯坦碎叶古城遗址。
丝绸之路是人类文明史的关键词
作为历史事实的丝绸之路出现于2000多年前。广州南越王墓中出土的希腊风格银器皿,以及南粤国宫殿遗迹中发掘出来的石制希腊式梁柱,证实秦末汉初海上丝绸之路就已经诞生。郑和下西洋使连接中国和世界各国的海上丝绸之路得到了更为彻底的贯通。
作为世界文明史的关键词,丝绸之路概念诞生于140年前的19世纪下半叶。在1877年出版的《中国》第一卷中,德国著名学者李希霍芬首次提出了“丝绸之路”。日本学者三杉隆敏在1967年出版的《探索海上丝绸之路》一书中,首次提出“海上丝绸之路”。
在丝绸之路概念出现之前,欧洲有一个“寻找中国”的认知过程。古希腊人以“赛尔”(Ser)也就是汉语的“丝”来称呼丝绸,称中国为“赛里斯”(Seres),即“丝绸之国”。古希腊地理学家马利奴斯记录了一条由幼发拉底河渡口出发,向东通往“赛里斯国”的商路。汉朝政权建立后,尤其是张骞出使西域后,西方文献中出现“丝绸”一词的频率增加了。13世纪之后,随着蒙古人的西征,西方更多人来到中国,并将他们的见闻带回欧洲,尤其是《马可·波罗游记》震动了欧洲,使欧洲人知道遥远的东方有个富庶的大国。明代来到中国的传教士也致力于求证“赛里斯国”。
丝绸之路是世界文明史研究的一个关键词。人们越来越深刻地理解到:丝绸之路之所以是世界文明史的关键词,在于这是人类诸多文明展示魅力的共同舞台,也是人类诸多文明获取资源和文化交流的共有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