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塔克·阿赫迈德·加力布(孟加拉国)
在历史上,曾有三条丝绸之路把中国和印度次大陆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其中“南方丝绸之路”曾与孟加拉有着不解之缘。明朝郑和下西洋是中外交往史上的盛事。他至少曾于1421年和1431年两次到达孟加拉地区,当时称作“榜葛剌国”。公元1404年,朱棣即位后第二年,孟国王霭牙思丁即派使节访问中国。1414年,蔼牙思丁的儿子赛勿丁继位后,派遣使臣把济专程到中国致谢,并送给永乐皇帝一只罕见之物——“麒麟”。所谓“麒麟”,实际上是出自东非的长颈鹿。据记载,这是长颈鹿首次被传入中国。大臣沈度更是画了一幅《榜葛剌国贡麒麟图》。尽管这幅画的原作已遗失,但清代临摹图现仍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成为中孟友好往来的重要历史见证。
孟加拉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有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孟加拉国是中国与南亚互联互通的一个中转站,同时孟加拉国有充足并且相对廉价的劳动力,而且孟加拉国和中国非常友好,所以孟中两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应该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
孟加拉国在“2021年达到中等收入国家”发展目标的道路上前进。最近几年孟加拉国的GDP也保持了快速的增长。孟加拉国政府也一直表示要将GDP达到8%左右的增长速度。想要达到这个目标,仅仅靠廉价劳动力是不够的,必须要吸收国外投资。一个国家的经济如果仅仅依靠一个或两个关键行业支撑远远不够。这是孟加拉国的经济发展需要警惕的。如果通过“一带一路”能促进孟加拉国经济的多元化发展,那将是孟最大的收益。
同时,电力生产和传输这一基础设施领域的建设对孟加拉国经济实现快速发展也非常必要。孟加拉国目前国内电力生产能力是15379兆瓦,未来四年还需增加11600兆瓦。但目前孟加拉国储藏的天然气和煤矿是否能实现这个目标需要考量。如果进口天然气和煤的话,就要考虑目前港口的深度和载货量是否能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一个深海港口,以满足煤炭等货物的运输和装载。因此,提高电力产量、建设深海港口、进口煤炭以及将GDP增速提到8%,这些都需要放在一起考虑。
而“一带一路”倡议中就包括这些项目。因为没有电力就没有联通,目前“一带一路”很多项目也是关于电力建设的项目。因此可以看出,“一带一路”项目与孟加拉国的发展目标是相契合的。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如何能更有效地参与到“一带一路”项目中来。
“一带一路”建设中包含五个方面的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这些联通,我有一些个人建议:
政策沟通方面应该加强政策制定者层面的沟通和交流。孟加拉国近几年来一直在推广公私合作伙伴关系项目,简称PPP项目,但是取得的成果有限。如果能把PPP项目与“一带一路”结合起来,也许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设施联通方面应该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联通。孟加拉国有廉价的劳动力,但仅有这个并不能保证经济一定发展,必须要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融通方面应加强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沟通。很多项目需要担保,如果之前进行很好的沟通,在具体项目上可能就会进行得更加顺畅。民心相通的基础是相互之间的信任。没有信任,任何项目都不可能有很大进展。增进民心相通需要国家之间增进文学、新闻、艺术、教育等不同领域的交流。
中孟之间有非常悠久的友好交流历史。中国政府也一直关心孟加拉国的发展,给孟加拉国提供了很多投资和贷款。如果两国政府能联合监管项目资金的使用,孟加拉国政府能按照计划在规定时间完成项目,让民众从中受惠,那么他们对“一带一路”的看法会更加积极。
中孟两国的专家学者应该增加交流,请中国的“一带一路”专家与孟方的专家学者座谈,进一步增进理解。
中国的很多企业现在走在最前沿,他们直接和对象国的政府、民众在打交道。其实这个工作可以由中国的学者和研究人员承担起来。企业有必要更全面了解国家的政策,因此他们应该主动让更多的专家和学者加入进来。在专家的协助下,制定更加详细的规划,哪些是跟民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项目,哪些是相对不太重要的项目,以制定项目的优先顺序。
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包含中国和印度两个大型经济体,还有两个有发展潜力的国家孟加拉国和缅甸。组合在一起,就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市场之一。中国政府抱有非常开放的态度,印度莫迪政府也在实行“向东看”的政策。我们希望,这个项目要往前走。因为这个经济走廊涉及的人口规模很大,市场潜力也很大。同时专家学者们也应该注意到,这个经济走廊的主线是K2K,从昆明、瑞丽、八莫、腊戌、曼德勒、塔姆、英帕尔、锡尔赫特、达卡到加尔各答。我觉得在这条主线上去掉或者加入一些城市,对于整个地区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比如可以加入孟加拉国的吉大港,加入后并不影响整个经济走廊建设的目标。我认为,就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主体应该进行更加深入的规划和研究,看通过其他更加灵活的方式是否能进一步推进。另外孟加拉国作为经济走廊中一个有独特地理位置的国家,通过孟加拉国可以和尼泊尔、印度之间进行联通,这也是需要特别考虑的一个因素。
对于孟加拉国学者来说,他们应该首先对“一带一路”倡议本身的内涵和意义有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第二,如何将“一带一路”倡议与孟加拉国在2021年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发展目标相结合,这个问题应该更加深入的研究。第三,孟加拉国从事工程项目的研究员,他们对工程项目的现代化应该有更全面的认识,这样在与中国工程项目合作的过程中才能减少误解,更加顺畅。
对于中国学者来说,他们首先应该对孟加拉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比如孟加拉国现在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有哪些,搞清楚最主要的问题在哪里,解决了哪个问题后,其他问题也能迎刃而解。这些问题,中国和孟加拉国的专家学者应该一起合作来进行研究。更加深入了解孟加拉国,应该加强文学、地缘政治和民俗文化方面的研究。
目前看来,对于“一带一路”,人们关注最多的还是它所带来的商业机会。但它实际上是经济贸易基础上的地区合作。这其中不仅有商贸合作,还有人文交流以及能源合作等很多方面。所以“一带一路”是促进沟通与共同发展的平台。中国不同领域的学者应该发挥自己的专长,研究“一带一路”相关领域的问题。中国学者在这个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发挥更大的作用,他们可以与企业合作,也可以与政府合作。合作的过程中涉及地缘政治、国内经济多元主体等复杂的问题,在这方面,经济学家可能比工程师更懂得如何应对。
此次高峰论坛将有1500多名中外高层代表参会,涵盖13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可以看出,“一带一路”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国际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希望此次会议上能提出促进“一带一路”发展的新视角,比如孟加拉国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地位和作用如果能够以新的视角进行考量,也许会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带来新的思路。希望各方协商确定下一阶段双边和多边重点合作领域,制定面向未来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合作规划,细化具体的行动方案。希望各方能进一步梳理对接重点合作,制定各领域项目清单,把领导人政治共识转化为具体项目的行动力,落实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和各国发展焦点上。希望此次会议上,各个国家的政策制定者、发展规划部门以及经济部门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智库研究员能保持密切的合作和沟通。不同行业和领域的人员,通过自己的视角阐释和看待“一带一路”,共同发力达到的效果肯定更好。另外,我认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企业也应该提高自身能力。他们也许在工程建设方面具有很高水平,同时也要进一步提高对地缘政治、对象国国内经济政治情况的调查和研究。同时,参与“一带一路”的国家不断增多,建设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各式各样新的合作方式。希望在中国的帮助和支持下,“一带一路”参与国家也能获得发展和进步,希望它们能结合自己的发展计划,更加积极地加入“一带一路”的合作中去。
(作者:莫斯塔克·阿赫迈德·加力布,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博士后 翻译:杨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