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解:中国借“一带一路”淘汰落后产能?错!
近年来,国内许多制造业企业依托“一带一路”拓展国际业务,和沿线国家进行产能合作,符合了沿线国家加速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的需求。在“一带一路”框架下,这些合作是符合经济规律的自然的合作,而并非是部分外媒口中的中国企业借此机会“淘汰落后产能”。
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规划特别明确,劣质、低效、污染、没有竞争力的产能不能“走出去”,相关行业的国际产能合作项目应符合项目所在国的环保、能效等标准,禁止将国内明令淘汰落后的装备通过国际产能合作项目输出。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根据国际市场需求和我国产业优势,高铁、通信、电力等优势产业和能力得到了重点输出。这并非是落后产能的转移,而是将产业整体输出到不同的国家,帮助这些国家建立更加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制造能力。
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国机集团在“一带一路”沿线48个国家,已完工或正在执行的项目达773个,合同金额达736.45亿美元,遍及市政、能源、环保、水利、房建、工业建设、石化、交通等多个领域,解决了当地人民在工业生产、民用生活等多方面的问题,有力保障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其中,国机集团携手中国企业和白俄罗斯企业共同建设的中白工业园成为了新丝路合作共赢的典范。在工业园中,中国的优势产能得到集群式落地,白俄罗斯的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和升级,成为国际产能合作的标志性舞台。
可以说,“一带一路”跨国产能合作带动了国内多种优势产业“走出去”,以日益多样化的合作方式,加强了国际双边、多边、第三方乃至多方企业间的产业合作,是顺应世界产业转移基本规律的创新之举、共赢之举。
误解:中国企业忽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错!
对中国企业而言,“走出去”并非单纯的产品卖出去、工厂建起来,也并非简单的兼并收购,而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过去,中国企业在海外习惯于“只做不说”或“多做少说”,缺乏与东道国和当地民众进行沟通,不会讲或讲不好“中国故事”,导致很多当地民众对于中企的印象在一段时间内都停留于“不愿意交流”、“只注重利益”的层面。
“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习近平主席指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只有实现以人文交流为桥、以民心相通做脉,才能铺就理解之路、架起友谊之桥,从而打造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将国家与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到更高的层次。
因此,民心相通、人文交流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也是“一带一路”能否真正取得成功的根本落脚点。
近年来,中国企业日益重视与东道国当地民众的情感相融,构建和谐关系。比如,自上世纪60年代进入巴基斯坦援建喀喇昆仑公路以来,中国交建集团始终注重尊重当地文化,要求所有中方员工赴巴前都要接受伊斯兰教相关知识教育,并有制度保证尊重当地人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人情。巴基斯坦由于历史原因,社会阶层分化明显,而中方提倡人人平等,尊重每一位巴方员工,这种尊重促进了双方之间的友谊,提升了中国文化在巴的影响力。
此外,中国企业在为投资国提供优质产品的同时,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扶危济困,造福当地人民。秉持着“为社会做点事、为他人做点事”的企业文化理念,海航集团在“一带一路”国际对外交流合作中,投入了上百亿元开展公益慈善活动。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海航集团先后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持续开展Change for Good零聚爱心项目、与世界粮食计划署合作“加纳学校营养餐计划”、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开展“亚非洲地区女童与妇女教育项目”等,用实际行动反哺着当地社会。
在“以心相交”的感召下,正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走出国门的同时,在促进就业、热心公益、改善民生、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出巨大贡献,同时也促进了中外的经济、文化发展的人文交流格局,不断增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众的参与度和获得感,共享人文交流合作成果,在感受不同文明魅力中增进了解、收获友谊。(中国经济网刘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