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新闻1月20日讯 2017年1月20日,随着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即将宣誓就职,国际形势将正式进入一个高度不确定的时代。这其中,中东和亚太将是不确定性最突出的两个方向。那么,特朗普的亚太政策将会是一副什么模样呢?尽量清晰地回答这个问题,与中国的战略安全和发展利益息息相关。

特朗普在竞选和候任期间,除了批评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政策、誓言上台第一天便废除《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强调美国要在亚太“重建”一支强大海军、要求日本和韩国多承担同盟安保费用之外,并没有在阐述他自己的地区规划方面释放出足够详尽、系统的信息,也就使得观察家们对未来美国亚太政策猜测颇多,有一种观点认为特朗普将会中止“亚太再平衡”,部分美国高级外交官也一再呼吁特朗普不要给中国留下“填补权力真空”的机会。

事实是否将会如此?

很多人忽略了一篇文章。2016年11月7日,特朗普赢得大选前两天,他的两名政策顾问彼得·纳瓦罗(Peter Navarro,已获国家贸易委员会主席提名,进入特朗普内阁)、亚历山大‧格雷(Alexander Gray,特朗普国防事务顾问)在美国《外交政策》网站上发表题为《特朗普“以实力求和平”的亚太观:共和党候选人将如何重塑美国与亚洲的关系》文章,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特朗普即将推行的美国亚太政策概貌。该文批评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太过软弱,断言特朗普当选后会复活里根总统的“以实力促和平”理念,着重加强美国军力,特别是重建海军军力,包括将战舰增至350艘;在让盟友负担一定美国驻军费用的同时,保证美国对其盟友和伙伴的安全承诺。

这篇文章是迄今为止特朗普团队成员对特朗普即将实施的外交政策特别是亚太政策做出的最重要归纳。它的主要观点力求与特朗普的竞选语言相契合,勾勒出未来美国亚太政策的两个基本方向---继续履行对盟友伙伴的安全承诺和以海军为重点扩充军备。

可以认为,纳瓦罗、格雷的文章反映了特朗普本人和共和党高层在未来美国亚太政策方向上的基本共识。这种方向不会是推翻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而是要以特朗普的方式继续强化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实力和存在。

谈到这里,有必要恶补一下什么是“以实力求和平”。它源于20世纪80年代里根上台时的一种对外战略理念。当时,冷战正处于高峰期,苏联处于攻势,美国处于守势,里根政府制订了“新遏制战略”,以抗击苏联为中心,试图重振国威。具体而言,它包括几条线索:以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的复苏和增长压制住苏联;在地缘战略方面,把苏联阻止在70年代末的扩张线上不能再进一步;保持各种渠道,加强同苏联的对话,迫使苏联妥协让步,促使苏联“演变”。这实际是一种强化了的强硬对抗与对话谈判并用的两手策略。

特朗普团队想要从“里根主义”的故纸堆里挖掘出处理现实国际问题的大线条来,然而迄今展示的对外思路是严重简单化的,似乎在循蹈一个危险的单向思维模式:把美国的安全和发展建立在实力基础上,对外如不能选择伙伴,就明确定下敌人,基于最坏的可能做准备。

这是一种典型的深受“进攻性现实主义”影响的思维方式,如果具体化成系统性的政策行为---特别是亚太地区的政策行为,将促使被美国假定为主要敌手、对手的国家不得不做出同样基于最坏可能的准备,开启一个“准备-反应”的不断升级直至真正发生冲突的危险循环。

特朗普的亚太政策不可能是一个回缩的态势,这不仅是从他本人及侧近言论判断出来的结论,也是历史带给我们的启示。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