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2025年江苏省委一号文件新闻发布会在南京举行,对全省“三农”工作进行总体部署。

据介绍,今年省委一号文件共6个部分28条,主要内容为“增强三个能力、健全三个体系”。即,增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持续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强化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健全粮油生产支持政策体系,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增强乡村产业综合效益和竞争能力,加快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加强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动巩固拓展脱贫致富奔小康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增强农业科技装备支撑能力,重点抓好农业科技支撑、智慧装备研发应用、乡村人才培育和发展,加快重大原创性技术联合攻关,实施“新农人”培育三年行动,以科技进步支撑农业现代化建设。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系,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加强县域城乡一体规划建设,因地制宜推进现代宜居农房建设,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健全要素保障体系,完善农业经营体系,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乡村发展用地保障,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推进农村移风易俗,让文明乡风在广袤乡村蔚然成风。

据了解,2024年,江苏全省上下稳扎稳打、压茬推进,推动农业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首次迈上9000亿元台阶,粮食总产达762亿斤、连续三年稳定在750亿斤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414元、同比增长6.3%,城乡收入比缩小至2.04:1;乡村建设全面推进,农村社会稳定安宁。

今年,面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省委一号文件聚焦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高水平建设农业强省等主题,紧密结合实际,对重点工作进行细化,提出了明确的年度目标任务。排定了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体系、二轮延包整省试点等一批农村重点改革事项,努力以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率先突破带动农村改革的全面推进。同时,新增“增强农业科技装备支撑能力”和“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系”两个章节,单列“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等条目内容。针对进城农民权益保障问题,提出逐步将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纳入流入地义务教育保障范围;针对留乡子女入学问题,提出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等,更好体现江苏农业农村发展所处方位和鲜明特色。围绕乡村建设,提出抓好800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40个片区建设和经济薄弱村运维管护;围绕深化农村改革,提出推进10项年度重点改革任务,以清单化方式压茬推进,努力实现重点突破。(沈洁 许竹)

审核人:张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