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中共宜昌市委召开七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全会概况和主要精神,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会现场。通讯员 吴延陵 摄

宜昌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政研室主任郑劢介绍,本次全会总结了2024年全市经济工作,部署了2025年全市经济工作,全会最重要的成果是审议通过了一个《决定》。《决定》有坚持全面对标对表、坚持一体贯彻落实、坚持扛牢使命担当、坚持凝聚思想共识4个方面的特点。

全会提出2025年是宜昌“重大项目建设年”。对于抓投资和项目建设的重点举措,宜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邓明亮表示,2025年将坚决落实项目建设主管部门的责任,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

重点是抓实“四个一批”:

谋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结合国家所需和宜昌所能,精准谋划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滚动充实项目储备库。截至目前,已谋划亿元以上项目2218个,总投资1.7万亿元,2025年度计划投资3312亿元。其中,总投资5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79个。

开工建设一批重大项目。深化投资项目绩效综合评价和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持续开展项目集中签约、集中开工、集中拉练活动,推动十宜高速长五段、秭归抽水蓄能、点军算力枢纽中心等重大项目尽快开工,确保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800个。

竣工投产一批重大项目。推进宜化氯碱新能源、睿阳新材料、安琪白洋生物科技园、宜昌船柴铸造中心、中科睿芯高通量算力等重大产业项目快建设、快投产;推进呼北高速鄂湘界段、花溪路、峡州大道三期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快竣工、快投运。2025年,市域范围内的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宜昌至郑万高铁联络线将建成通车,届时宜昌乘坐高铁至武汉仅需1小时,至重庆仅需2—2.5小时。

争资支持一批重大项目。抢抓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市域范围内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开工等机遇,加大“三争三促”工作力度,密切关注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投向领域,为重大项目建设争取更多资金和要素、政策支持,确保争取无偿资金份额继续位居全省前列。(邹前俊 通讯员:郝灵灵、陈琪)

审核:严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