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芬芳、温暖你我”。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烟草专卖局的“香溢红色驿站”一店一色、个性鲜明,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便是致力解决群众困难,以多元化服务不断扩大“服务圈”,让“小驿站”也能服务“千万家”。

学习充电有着落了

在镇海“郑氏十七房”景区附近,有一家充满人气的红色驿站,这里是景区游客、户外工作者的歇脚休息地,也是周边零售客户、党员的“学习充电站”。

驿站站长陈秧秧是个善于观察、很有想法的大学生,凭借着紧靠“郑氏十七房”的江南韵味和商帮文化内涵这个天然优势,她的“产品+文旅”跨界组合营销赢得了先发商机,引得周围零售户纷纷上门取经。乐于分享的陈秧秧便顺势在驿站里“开课”了,重点讲解景区文创产品与定制品牌相结合的主题式陈列,商帮文化宣传与场景式营销相融合的推介技巧,针对性开展双屏机实操、店铺销售数据分析等学习交流,让驿站成为了营销技能“提升站”。

“小陈老板大方、实在,常常用简单的话就把她的经营‘秘诀’讲得清清楚楚,我来上了几次课,店铺经营真的有起色!”前来“取经”的零售户高兴地说道。

除了经营课堂,“香溢”志愿者和党员零售户组成“红色驿站宣讲团”会经常不定期进驿站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党史学习等“红色课堂”,全方位完善驿站“学习充电站”功能。

图为:“香溢”志愿者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在红色驿站与零售客户共学党的二十大精神

驿站管理更智能了

“哎呀,这雨怎么说下就下了,一点预兆都没有……”随着一阵急促的跑步声,一位大姐进了驿站,“听说你们这儿有雨伞可以借,能借我一把吗?”

这让驿站站长犯了难,最近受台风影响,天气阴晴不定,常常突降暴雨,来驿站借伞的人便比平时多了些,但归还又不及时,驿站里的伞竟然借完了。幸好还有雨衣储备,解了这位大姐的燃眉之急。

了解到这个情况以后,镇海区局便意识到规范的驿站管理措施已经迫在眉睫。于是,经过多次努力,创新设计了“红色驿站一码通”,形成了驿站管理的线上平台,可以上传《驿站服务电子日志》、《驿站团队管理手册》,智能化累计扫码借用物品次数,自动统计归还率,电子化记录群众对驿站的服务体验、意见建议及使用评价,并将其作为驿站季度评价的重要依据,助推红色驿站运营管理可循环、可视化、规范化。

“这个小程序太好用了,对于雨伞这种可循环的物品采用实名制借用,时间久了没归还也有个提醒的方式,按时归还率提高了,驿站管理也更科学智能了!”站长黄春飞说着便竖起了大拇指。

门口服务更贴心了

“王阿姨,你女儿一箱水果放我这了,你路过的时候莫忘记拿去”

“张师傅,上回你要的伤膏配到了,啥时候在家,我让我儿子给你送来”

“师傅,麻烦快递统一放在左边货架上,这样邻居们来拿的时候方便找”

这是一家坐落在小区门口的红色驿站,也是一家充满着人情味的红色驿站,站长刘志洲是个十足的热心人,上述这些对话他每天都要重复好几遍,可是却没有任何不耐烦,他常常乐呵呵地在门口看着邻居们走进走出,在闲话家常间发现大家的烦心事、忧心事。

“小区里的蜂巢离我家那幢楼有点远,取快递每次都要绕路,很不方便……”在一次跟小区邻居聊天时,一位业主因为要冒雨绕路去取快递,忍不住抱怨起来。这使得刘大哥想到,前几天也有人跟他说过这烦心事。于是,刘大哥的驿站就多了一项快递代收的服务,从一开始的一个货篮,到现在满满的货架,快递代收服务受到了越来越多小区居民的信赖。“别看小区里几步路的事情,遇上刮风下雨,赶时间什么的,就真的很让人头痛,驿站的快递代收是解决我们真麻烦了!”小区居民们连连夸赞道。

图为:驿站站长刘志洲在货架旁分类整理快递

今年以来,刘大哥的驿站聚焦“社区小中心”定位,在镇海区局的牵头组织下,联同社区、邮政、银行等单位还增设了小金融服务、商品代送等暖心服务,真正把忙帮到了群众心坎里。

接下来,镇海区局将持续以“香溢红色驿站”的商圈优势和地理属性为基础,不断推出、优化个性化、特色化服务,让驿站服务有方,温暖人心。(倪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