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邵阳县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项目化管理为抓手,将基层党建重点任务和难点问题细化为105个具体项目,创造性将具体任务划分为全局性项目、攻坚性项目和示范性项目3类,通过落实全员参与、过程跟进、晾晒评比“三项”机制,多点发力,推动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成势见效、全面进步。

突出蓄势赋能,融入发展大局立项目

聚焦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目标,围绕“把党支部建在产业园区”选题立项。组建油茶、新材料两大产业链党建联盟,在全县打造100个油茶庄园,成立粉末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产学研示范基地,依托中南大学技术优势推动硬质合金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不断完善“主管单位+赋能部门+龙头企业+链上组织”全产业链体系,奋力打造产业链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瞄准产业振兴这个“重中之重”,实施“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打造利益联结体”项目。先后投入1000万元专项资金,全覆盖成立村级振裕三农有限公司,通过“集中投资入股、实体公司带动、集体受益分红”的办法,重点围绕屋顶式光伏发电、农机具租赁服务、农产品贸易购销、劳务输出、入股国有企业等十二大举措,有效激发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坚持问题导向,着眼破解难题选项目

结合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开展“走找想促”活动,紧盯基层党建存在的难点、痛点、堵点,谋划精选党建项目。

为打通基层治理运转不畅、效能偏低等堵点,探索实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项目。创新提出了“共商服务团”模式,充分吸纳村民代表、退休干部、企业家、先进工作者等四类人员参与到“共商服务团”,引导他们发挥参政议政、助民利民、社会治理、立德铸魂等四个方面作用,如蔡桥乡水口村,通过“共商服务团”发动群众义务筹劳达2058个,将“铁炉头”打造为县级美丽庭院,走出了基层善治新路径。

面对城市基层组织体系向一线延伸存在的难点,大力实施“小区党组织组建攻坚行动”项目。按照“一小区一品牌”的思路,结合“和美小区”创建,根据各小区实际、居民需求、地域特色等,集中打造了“红马甲”“夕阳红”“青葱绿”等小区党建品牌,推动党组织在小区建立、资源在小区集聚、难题在小区化解、服务在小区落实。

针对当前村干部队伍“后继乏人”的痛点,谋划实施以“抓好离任村干部的‘传帮带’、现任村干部的‘训管爱’、村级后备干部的‘储培引’”为主要内容的“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项目。建立村干部基本待遇逐年增长机制,明确对从事党建、乡村振兴等岗位的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的非主职“两委”干部,其工资待遇参照非一肩挑主职干部标准发放,以待遇激励留住人才。

注重典型示范,突出创新引领谋项目

坚持思维创新、方式创新和路径创新相结合,不断找准党建业务结合点、深挖党建项目创新点。

探索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育”项目,充分发挥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创新推出18条人才新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在全省率先打造农业经理人和乡村工匠培训基地,高标准开办培训班10期,培养乡村工匠600名、农业经理人35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输送管理和技术人才。

实施“红色资源开发利用”项目,推动红色文旅融合发展。充分挖掘塘田战时讲学院等“富矿”,深化与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党建合作,不断充实南方抗大红色教育的“红课库”和“名师榜”,结合庆“七一”活动和“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微党课展播活动,创新推出上一堂微党课、观看一次党员教育片、走一段党的精神谱系之路、开展一次劳动实践等“十个一”实践套餐,推动红色党建品牌由塘田战时讲学院“一核红”到夫夷大地“全域红”转变。(中共邵阳县委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