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烟草专卖局(营销部)着力打造一支管理创新导师团队,通过“传帮带评”,持续激发员工创新活力,激活企业管理“多维空间”。
“传”知识,增强创新内功
“为了更好的服务农村客户,我们将5S管理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理念应用到农网终端现场……”管理创新导师付怀远在创意者训练营的课堂上分享精益工具应用技巧。
管理创新导师上台分享成果经验
“在‘创意者训练营’上,我们不仅能学到‘前辈们’实用、好用问题解决技巧,还能开拓创新思路,真是‘干货’满满啊!”客户经理李珂说道。
“创意者训练营”是寒亭区局(营销部)依托“创意者”创新工作室,以达成目标、满足需求、解决问题为目标开设的特色活动之一。该活动运用“理论学习+实战练兵”“集中学习+定向辅导”“单科攻关+多科联学”的方式,由导师主动走进“讲堂”、走上“讲台”,分享技能特长、碰撞思想认知,引导全员关注工作改善、参与管理创新,不断增强团队过硬本领,持续提高全员管理创新能力。
“帮”成长,拓宽成长路径
创新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近年来,寒亭区局(营销部)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积极培养科技人才、锻造创新队伍,为优秀创新人才成长拓宽路径。
“我们按照专卖管理、服务营销、企业管理、财务审计、党建监察5个专业模块,分别推荐本专业内懂业务、思路活、有见地的精英人员充实创新队伍,全力打造业务知识硬、创新活力强的骨干创新团队。”管理监督科科长孙伟超说道。
同时,该局(营销部)运用“5D问题管理模型”规范,瞄准业务工作中的痛点、难点、堵点,实施“一项目一导师”“一导师一团队”的创新机制,让创新骨干以导师身份参与项目开发、项目实施、项目结题全过程,主动靠前指导、靠上输血,把“帮”助成长贯穿到工作全过程,着力打造一批复合型管理人才和创新型、技术型人才。
创新骨干运用“5D问题管理模型”规范开展工作自查
“带”骨干,营造创新氛围
为推动青年创新人才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寒亭区局(营销部)大力倡导“师带徒”人才培养机制,按照“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原则,采取跟班学习、现场教学、模拟演训等“帮带”方式,有计划、有节奏地将本部门、本领域的管理创新骨干带进团队、带进项目,充分发挥“头雁领航”效应,全方位培育“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年轻创新队伍,树立“人人都是管理主体”的理念,带动群雁齐飞。
“感谢我的师傅单佳,他不厌其烦地指导我,帮我分析涉烟案件办理中的难点,教我如何把新的工具和方法应用到改善提升中,不断完善设计方案,提升工作效率。”被评为优秀创新管理人员”后,孙晓东在颁奖现场激动地说道。
“师傅”一对一开展工作指导
通过“师带徒”的扎实开展,寒亭区局(营销部)源源不断地发掘各类创新青年人才,打造了一批具备一定培养潜力、成长空间的“生力军”,为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
“评”成果,激发创新活力
为提升队伍创新技能,寒亭区局(营销部)坚持“以审代训、以审促学”,按照“日常评审、季度评选、年度评优”工作机制,分层级分类别组织开展“部门级、领域级、公司级”三级课题评审,把评审工作现场作为人才成长的课堂。
“这次评审会形式新颖又‘接地气’,不仅让我增长知识还拓宽了我的创新思路,原来我们的身边有这么多可挖掘的创新点啊!”参加完评审会后,服务站内勤郑佰灵深有感触。
“三级课题评审”工作模式,不仅提高了创新队伍专业水平,同时也形成上下联动评审格局。通过审前培训、审中指导、审后总结全过程辅导,实现课题质量与人才技能“双提升”,推动“课题+人才”双向驱动。
专卖领域召开课题评审会
“创新团队建设任重道远。下一步,我们还要继续不断完善创新人才梯队,全面提升创新骨干素能,实现创新队伍从‘小众’向‘大众’转变。”寒亭区局(营销部)分管负责人马柱说道。(刘爽、李玉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