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4月19日至20日,由全国妇联宣传部、中央网信办社会局共同开展的“一路芬芳·福润八闽”2023年全媒体基层妇联行活动来到依山傍海的宁德市。

“闽东连家船民上岸第一村”——福安市下岐村。吴庆堂摄

面朝大海,一排排小楼依山而建。福建宁德福安市的下岐村,被称为“闽东沿海船民上岸第一村”。这些房屋的主人,曾是“连家船民”。

当时,在宁德霞浦和福安一带,沿海有一批渔民,祖祖辈辈以讨小海为生,过着居无定所、漂泊不定的生活,一条小木船就是一家几代人的家。歌谣“讨海真艰苦,无钱通娶某,衣破无人补,吃糜配菜脯”,唱出了他们的凄苦。

18日,“一路芬芳·福润八闽”媒体采访团一行来到下岐村,遇到了正在家门口织鱼网的村民连水玉。她是一位土生土长的“连家船民”,没读过什么书,“我一出生就和父母住在海上,靠漂泊捕鱼为生,没机会接受系统教育。当时最怕台风过境,就算渔船靠岸避雨,也会担心船被大浪掀翻。”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下岐村采取“分期分批,全面搬迁”的办法,投入资金700多万元,建有2个渔民新村、6个渔民安置点。1997年至1999年,该村共新建房339幢,安置渔民511户2310人。至此,“连家船民”全部搬迁上岸,告别了海上的漂泊生活。

下岐村村民连水玉。

聊到当下,连水玉神采奕奕地说:“现在可大不一样了!我们一家人不仅上岸住上了三层小楼,孩子还有书念,再也不用过提心吊胆的日子啦。”

“住下来”还要“富起来”。身旁同样熟练织着渔网的村民林云跟着说道:“现在我们在家门口织鱼网,有空的话多做几个,没空的话少做几个,怎么一天也能做七八个,一个能赚六元钱,还能顾家。只要努力干就有奔头。”

党的十八大以来,下岐村党支部深入落实精准扶贫方针,致力提升妇女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本领,以渔家女阅读讲习所、渔民夜校为学习载体,不断提高妇女自主就业、创业能力,成立“巧渔娘·妇女微家”,为创业妇女提供资金帮助,改变过去妇女只能从事单一捕捞的收入方式,鼓励妇女在养殖、商贸、电商、服务等领域自主创业,2022年村民人均收入30360元。

犹记1997年,下岐村95%的“连家船民”都是文盲,没有一个大学生。近年来,村民不仅“富口袋”,“富脑袋”的意识也不断增强,越来越重视子女教育。截至2022年,全村已有大学生290名。村民陈玉金感慨道:“我大女儿马上研究生毕业了,小女儿去年刚考上了福建省农林大学。有文化真好!”

“忆往昔居住小木舟,满江漂泊;想今朝岸上建新房,倍感党恩。”这副对联张贴在下岐村许多村民的家门上,道出她们共同的心声。没有党和政府的关怀,“连家船民”搬上来、住下来的梦想难以实现,更谈不上脱贫致富奔小康。

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

有同样蝶变的,还有位于宁德大山深处的下党乡。当年,这里曾是宁德地区四个特困乡之一,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全乡没有一条公路,素有“车岭车上天,九岭爬九年”的说法。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曾“三进”下党调研指导,访贫问苦、现场办公、解决问题、推动发展,开启了下党乡摆脱贫困走向乡村振兴的发展历程。

但利在“难忘下党”主题展馆里讲解。

19日,“一路芬芳·福润八闽”媒体采访团一行驱车两个多小时,来到下党村。在“难忘下党”主题展馆里,一位身材娇小、面带笑容的女子正为大家介绍下党乡摆脱贫困的故事。

这位讲解员名叫但利,早年从贵州远嫁到下党当媳妇。她口齿伶俐,脸上洋溢着自信,与几年前相比,判若两人。

2016年,但利和丈夫回到下党时,可以说是债台高筑、举步维艰。婆婆检查出了癌症晚期,光医疗费就花了50多万元,能借的都借遍了。她老公原本就右手残疾,又在修葺老屋时不慎摔断了腿。那时候,家里连着好几个月都没有收入,但利急得常常晚上一个人偷偷流泪。

绝不让一个贫困家庭掉队!乡党委、政府领导了解到但利家庭的困难后,很快就把她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还给她家每个人都办了医保。但利说:“换了医保用药,婆婆一个月药费从原来的两万多元变成了两千多元,大大减轻了家里的负担。”

不仅如此,乡里还把她家纳入了村合作社,用托管养鸡的方式帮她们增收,还帮她在家门口的学习书屋联系了一份保洁的工作,让她在工作的同时也能照顾家里。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但利一家终于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实现了脱贫。

2020年起,但利担任“难忘下党”主题展馆的讲解员,为游客介绍下党的脱贫故事。两年多来,她已经接待了600多批游客,近2万人次,大家都夸她是主题馆的金牌讲解员!

“一路芬芳·福润八闽”媒体采访团一行在下党村参观。

但利的经历只是下党乡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历程中的一个生动缩影。30多年来,下党人不等不靠、不懈努力,先后兴办了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打通5条进乡“大动脉”。实施村庄靓化美化工程,以景点“微改造”带动村貌“精提升”,打造下屏峰、碑坑山等新旅游目的地,助推美丽乡村建设。2021年,下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55元,是建乡之初的100多倍。产业兴、腰包鼓,是乡亲们在党的领导下,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也是法治护航乡村振兴的结果。

寿宁法院审委会委员、民事审判庭庭长、生态女子巡回法庭常驻法官吴美云为“一路芬芳·福润八闽”媒体采访团一行介绍“巡回法律服务点”工作情况。

在寿宁法院审委会委员、民事审判庭庭长、生态女子巡回法庭常驻法官吴美云的印象中,曾经的下党老百姓靠山吃山,不加节制地伐木谋生,以致大部分山体光秃秃一片。

2013年起,生态女子巡回法庭便扎根下党乡,将涉林案件庭审现场搬到案发地、群众家门口。2016年以来,寿宁法院又创新司法举措,在下党成立“巡回法律服务点”,完善远程立案,实现下党群众足不出乡,便可享受便捷高效的立案服务。

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如今的下党,绿色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全乡森林覆盖率已攀升到81%。

“看到这样的成效,我在一线工作再苦再累也觉得值了!”吴美云语气铿锵说道:“现在生态纠纷少了。我们日常工作以普法、送法下乡、调节民事纠纷等为主。看到老乡愁着脸来,笑着走,十分开心。”(作者:黄佐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