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4月20日讯(记者 刘佳)随着露营大热,卡式炉也逐渐进入公众视野。但一台卡式炉对低碳减排有怎样的影响?卡式炉当中对碳排放影响最大的化学元素又是什么?今天,在北京市朝阳区三里屯一中的现场课上,给出了答案。

与丁烷亲自“过招” 学生在实验中解锁化学元素

现场,初三化学教师杜永娟带来一场有关“低碳减排”的课程实验。课上,她以卡式炉为切入点,向同学们引入了一个新的化学元素——丁烷。随后,她引导学生们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小组讨论等方式,与丁烷“过招”,并揭开丁烷的“真面目”——碳排放的“元凶”。在这一过程中,卡式炉是“扰启”的关键因素,真正给出学生答案的,其实源自他们自己的动手实践和小组合作。这就是“合作对话”的课堂缩影。

“我们学校一直在课堂中有一些小组讨论,小组交流,在这种比较轻松、积极、友善的氛围中,我们也能更好完善自己的知识。这个丁烷其实是我们书本上没有的,我们通过跟它性质类似的气体,比如甲烷气体来未知推已知,我学会了这种举一反三的能力,对我以后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课后,一名学生在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说道。

课堂上的“合作对话”以外,授课教师还将这种能量传播到课堂之外——小组共同设计低碳减排方案,课后完成发展型作业:请同学们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设计一个低碳安全的自热食品加热包。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经历一个完整、自主的探究过程。“新课标更加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以及科学探究能力水平的一个培养。我们希望通过每节课都能给学生一些渗透,然后在学生长期的发展过程当中,来更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的能力。”杜永娟说。

当天,在化学现场课之外,还包括三里屯一中幸福村校区、三里屯校区两大分会场,三个校区共推出13节研究课涉及小、初、高三个学段,全景还原“合作对话”的真实应用。

回归教育本质 “合作对话”注重以人为本

据三里屯一中校长王利如介绍,新的教育形势下,三里屯一中打破传统课堂壁垒,让理想教育文化引领下的“合作对话”成为课堂转型新路径。特别是随着2022新课标的颁布,如何让老师深入理解新课标核心理念,理解新课标的变化点,进而解决落实新课标难点与盲点,学校在师训方面做好了顶层设计,也下足了功夫。合作对话式为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活力,为教师加速成长搭建了通道,“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得到了确立,构建了新型家校关系,实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真正落地,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理念真正落地,让减轻中小学生可以负担政策真正落地。

对此,合作对话项目发起人、朝阳区教工委副书记王世元也阐释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过度地重视技术手段、硬件条件等外部环境,会失去“以人为本”的教育本质。“当人们赋予教育不同价值追求的时候,它就形成了一定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因此,与其“内卷”在外部环境,不如从内部激活学生,转变师生、生生、亲子等各对教育中的核心关系。于是,王世元提出了合作对话的8字育人公式——扰启、内省、质疑、实践。

4年来,合作对话课题组从一个研究小组发展到目前近400人,实践足迹遍布朝阳区11所实验校及园所,走进课堂近300次,并对500余节次“靶子课”和“单元备课说课”进行了深入研讨。目前,“合作对话”教育教学范式已被朝阳区纳入2022年教育计划拟进行全区推进,部分实验校已经开始全学科、全学段推进。合作对话,将为教育的内核式变革,带来真正的拐点,这也将是破解“双减”难点的有效切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