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讯(记者 张平平)“我不大愿意重译已经翻译过的作品。比如说《红与黑》已经有三十个版本了,那我就不要成为第三十一个版本。《小王子》已经有六十个版本,我就不要成为第六十一个。”《世界文学》前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余中先在接受中国网记者专访时表示,他志在开拓新领域,把更多优秀的法语作品介绍给中国读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余中先(本人供图)

2023中国翻译协会年会于4月3日至4日在北京召开,余中先荣获“资深翻译家”称号。面对这个荣誉,他自谦地表示:“我只是在追随前辈们的脚印。一代人过去了,一代人又接上,长江后浪推前浪。”

对于翻译事业,余中先向记者表示,翻译如同从事写作和绘画一样,“一旦沉入这个志向和专业当中,也就乐在其中了” 。在他看来,翻译工作也是一种创作,“虽然是(翻译)别人的东西,但在翻译的同时,你也可以有一些自己的写作。比如翻译完成后,可以写一个译序、译后记,其实也是表达了对这个作品的看法。”

开拓新领域不做经典重译

翻译过包括《缎子鞋》《你好,忧愁》《等待戈多》等众多优秀作品的余中先,对于“什么样的作品值得被翻译”自有一套标准。他认为,经典作品具有较高的文学性和美学价值,不过大多已译成中文,所以他更关注那些未曾被翻译的优秀作品,包括有翻译难度的“实验性”作品以及作者本人在法国甚至世界文学史占有一席之地,但其文学价值暂未被中国大众认可的作品。

余中先以克洛代尔(Paul Claudel)举例,“他是光绪年间法国驻华外交官,也是一位诗人。他对东方充满敬仰,其作品深深影响了法国文人对中国的认知。”余中先表示,尽管克洛代尔在华语圈不出名,但他的很多作品都值得被翻译成中文。他坦言,说服出版社出版这类新作品并非易事,“有时甚至要等一二十年,才能达成共识”。

作品和读者之间的共鸣,有时也需要时间的加持。萨冈的《你好,忧愁》是余中先第一部正式发表的译作。该译作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出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引起读者的关注。2006年修改重版后,逐渐被大众接受,成为读者心目中经典文学作品。余中先解释道:“这部小说讲述的是代沟问题。如今的80后、90后读者和我们50后、60后的人明显存在代沟。在这个社会背景下,小说受到关注就不难理解了。”

“和而不同”促进中外交流

余中先是法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获得者,也是傅雷翻译出版奖的多届评委会主席。除了翻译和教学相关的工作外,他还致力于推动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在他看来,文化交流应以“和而不同”为基调,不必过分放大“不同”。余中先解释道:“在文学中,每一个作家都有自己的不同点,但大家也意识到了共同点,就是向善向美。但这不妨碍有些作家写‘恶’,比如波德莱尔的《恶之花》。”他表示,“和而不同”是可行的,只要大家更关注“和”的方面。

在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方面,余中先认为可以借鉴法国的一些做法,比如“傅雷计划”。法国外交部推出这个计划,通过资助中国出版社,定期选拔优秀的中国译者赴法培训,吸引中国译者翻译法语作品。“我相信译协也有类似的项目,提供有利条件吸引外国译者来做中译外的工作。”他相信,译协在助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这一领域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