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4月3日讯(记者 王冉)“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译者不能仅有语言转换能力,还需要具有国际传播能力。”浙江外国语学院西方语言文化学院院长、厦门大学讲座教授、中国翻译协会常务理事、浙江省翻译协会会长范捷平在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说。

2023中国翻译协会(以下简称“译协”)年会于4月3日至4日在北京召开,范捷平荣获“资深翻译家”称号。对此殊荣,他谦虚地表示,“我更愿意称自己是老翻译工作者,‘翻译家’的称号是一种鼓励,我日后将更加努力,争取在对外传播领域做出更多成绩。”

关于译协的作用,范捷平称:“译协不仅汇聚了最优秀的翻译人才,而且其高度和视野是其他机构无法比拟的,在中国的对外传播工作中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2014年4月,“2014瑞士当代文学翻译、接受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举行,范捷平担任会议主席。(受访者供图)

文学翻译是一种跨文化阐释

范捷平出版学术著作、教材、译著共30余种,发表国际国内学术论文70余篇,曾经主持和参与了多项与翻译相关的重要研究课题,如《歌德全集·自然科学卷》的翻译、瑞士当代文学译介与研究、《当代外国人文学术译丛》以及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子课题《二十世纪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等。在其众多译著中,《散步》获得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过时的人》获得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提起2003年获奖的《散步》,范捷平给记者讲述了一个小插曲。在此之前,翻译作品不被学界视为研究成果,因此在评奖过程中产生了较大争议。但最终其高质量的翻译打动了评委。范捷平认为,这次获奖不仅是对自己翻译水平的肯定,更重要的是在浙江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界产生了突破性的影响——翻译从此正式被纳入研究的范畴。

在范捷平看来,文学翻译并非单纯的语言转换或审美问题,而是一种跨文化阐释。他解释道,无论是译者还是读者,都有各自族群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观,都会带着自己的立场去看待文学作品。“德国人讲,你吃什么,就是什么。中国人讲,南橘北枳。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文学翻译中,要考虑到不同文化族群的价值判断。因此,做翻译不可以不做研究,做研究也不可以不做翻译,两者相互促进。”

范捷平还特别强调:“跨文化不应该先区分你我,然后再进行两种文化的融合,而是应该重视人类的共同价值,要在一个更大、更具包容性的空间里融合。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讲好中国故事 向世界介绍中国

和许多名家一样,如今登上翻译高峰的范捷平,依靠的是一点一滴的积累。1982年,大学毕业的范捷平被分配到中国外文局《北京周报》杂志社,担任德文编辑。刚入职的时候,他负责杂志尾页插图的翻译。“有时是剪纸、有时是陶瓷,还有时是一幅国画……就是通过这一幅幅插图的翻译,我练就了一身汉译德的‘童子功’。”范捷平打趣道。

范捷平在《北京周报》工作期间,恰逢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亟需向世界介绍本国国情。“我们当时还做了很多小册子,介绍中国农村和城市的发展,包括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情况等等。”范捷平经常和外籍专家就某个词句讨论,力求译文既能传递内涵,又便于读者理解。“我们当时做的,其实就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工作。”

“对外传播是我翻译生涯的起点,也是我日后工作的重点。”如今,范捷平尝试以图像的形式来向世界介绍中国。2017年10月,三集纪录片《爱上中国》在中国播出。该片以法国摄影师阎雷30多年的亲身经历为线索,通过西方人独特的镜头语言,再现外国人眼里中国社会与经济发生的巨变。后来,该片的德语版和法语版相继在欧洲播出,引起广泛关注,其国际版的总撰稿人就是范捷平。目前,他正在制作一部新的纪录片国际版,届时将以8种语言版本问世。该片以浙江大学历经17年编纂的250多册系列丛书《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为内容,讲述中国用数字化方式找回散落在世界各地的、从先秦汉唐到清代不同时期绘画作品的故事。除此之外,范捷平还投身于浙江的地方对外传播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因此,传播浙江,就是传播中国。”范捷平解释说。

人工智能有“智”无“慧”

68岁的范捷平虽年近古稀,却依然对新鲜事物葆有热情,始终关注新技术对翻译行业的影响。ChatGPT的横空出世给很多行业带来了不确定性,焦虑情绪也蔓延到了翻译行业。

范捷平坦言,这一新技术的确给翻译行业带来巨大冲击,但并非灭顶之灾:“相比于传统翻译软件,ChatGPT的出现可谓是里程碑式的突破,其厉害之处在于具有学习能力,可以解决很多翻译问题;但它也有弱点,那就是没有人类的情感和价值判断。可以说,人工智能有‘智’无‘慧’。”因此范捷平推断,尽管ChatGPT会对以应用型翻译为主要业务的翻译公司造成巨大挑战,却不能取代文学翻译等非应用型翻译。“ChatGPT不是洪水猛兽,我们应该把它作为一个工具来合理使用。”范捷平对记者说。

抛开语言层面,范捷平认为,ChatGPT加速了全球化的信息交换,可以促进全球一体化进程。与此同时,人与人沟通的增多也会不可避免地导致隔阂的产生,因为理解和误解总是如影随形。这就要求未来的翻译工作不是简单进行语言转换,而是发挥促进心灵相通和文明互鉴的桥梁作用。范捷平强调,在当今国际格局中,中国和世界其他各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必须培养具有竞争力的国际传播人才,在国际舞台争夺更多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