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2年11月19日,泰国曼谷总理府,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泰国总理巴育举行会谈,并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至四卷英文版作为礼物赠送给巴育总理。巴育总理多次表示期待借鉴中国发展经验,还在内阁会议上推荐《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希望每位内阁成员人手一本、认真阅读。这充分反映出外国政要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高度关注和认可,彰显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中国网11月30日讯(记者 吴琼静)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这为新时代国际传播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必须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深入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更需要从实践的广度认识这一伟大思想正是对外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源头活水,不仅引领中国、也日益影响世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获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的是来自中国最高领导人治国理政的雄伟韬略和为全人类谋进步的天下情怀。思想既能春风化雨、直抵人心,也能高山仰止、催人奋进。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为代表,包括《摆脱贫困》《之江新语》等一系列重要著作,凝聚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要义、智慧、实践和真知。

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人类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把握时代主题和世界发展大势,充分反映世界各国人民心声,旗帜鲜明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建美好世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正确方向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等一系列重大理念和主张,为应对全球性风险挑战贡献了独特的中国智慧、提供了系统的中国方案。

研究显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广泛而深入的全球影响力。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中国最高领导人的著作已成为国际社会读懂新时代中国的权威读物,能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和中国领导人的理解,为发展中国家加快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经验,亦有利于推进中国与世界各国友好关系。

从《中国民主实践与治理效能全球调查报告》等民意调查看,包括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内,遍布五大洲的20多个主要国家,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等重要理念表示高度认同。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认为,习近平主席规划了宏大的改革蓝图,以推进中国社会的革命性转型,并提出共建和平世界的新模式,为世界秩序的演变提供了一个全新思路。

上海合作组织前秘书长弗拉基米尔·伊马莫维奇·诺罗夫评价称,中国发展成就为世界和平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习近平主席重要著作“是解析当代中国的钥匙”。

巴中学会会长、巴基斯坦参议院国防委员会主席穆沙希德·赛义德等多名国际学者高度评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为其中蕴含可供发展中国家借鉴的治理智慧,具有高度世界意义。

网络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调查结果。“谷歌趋势”的数据显示,伴随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这一关键词的搜索热度不断攀升,已为该主题词设立单独的专区。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重要著作更是汇集了中国特色发展经验的思想宝库。柬埔寨首相洪森曾表示,该著作汇集了习近平主席执政的重要理念,是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精华所在。尼泊尔总统班达里也表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有助于人们了解中国的发展奇迹和习近平主席的思想理论、政策方针与成功实践,中国在脱贫攻坚和良治方面的丰富经验为包括尼泊尔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益借鉴。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中外文明交流融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指出,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清晰地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与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具有本质不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打破了西方“零和博弈”思维,突破“二元对立”桎梏,指引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成功探索形成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研究显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等已经成为中国在国际上的引领性、标识性理念,在全球凝聚广泛共识,并不断促进中外文明的交流和互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载入党章和宪法,也被多次写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的重要文件。第七十一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彼得·汤姆森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在这个星球上唯一的未来”。

美国外交学者网站称,“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描述的是一个相互合作的世界。澳大利亚前总理、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院主席陆克文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一种遥远的理想主义,而是体现出中国的远见,应该研究好全球共同利益及共同价值,来改善现有的国际秩序。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疫情激发更多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性思考,人们深刻认识到这一理念富有远见且极具现实意义。

德国柏林普鲁士协会名誉主席福尔克尔·恰普克表示,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感觉里面充满迷人的想法。习近平主席带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与西方不同,有朝一日人们将意识到,中国的道路将指引人类通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赢得了海外各国政要的认同和赞赏,也不断在国际青年群体中展现出强大的感召力。越来越多的国外青年群体愿意实地来到中国,亲身感受和体验中国的发展,了解中国面对合作的开放态度,甚至埋下一颗“中国梦”的种子。以“国际青年中国行”为代表的活动,带领外国青年代表们走进青岛、景德镇等城市,实地感受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脉动。参与活动的外国青年们说,愿意成为中外文化交流使者,为传播中国文化,增进各国互信协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青春力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叙事和中国话语的源头活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毋庸置疑,推动中国理论、中国思想走向世界,努力建设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话语权,是新时代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职责和使命。这亟需包括学术界、传媒界在内的各方深化研究,围绕国际受众开展分层传播、分众传播,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对外话语供给的数量和质量。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告诉记者,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干和主线,总结提炼一批既服务于向世界说明中国,又有利于让世界信服中国的新时代中国核心话语,让参天大树枝繁叶茂,花团锦簇。例如,围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中国式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全人类共同价值”等维度,深入开展新时代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主体逻辑研究,不断推动新时代中国核心话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国际社会不仅需要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和外延,更希望能从中读懂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改稿专家大卫·弗格森认为,从脱贫攻坚到污染防治再到“一带一路”,习近平的思想涵盖各个领域,在各个层面落实到行动中,推动了中国过去10年发生历史性变化。

在一系列丰富对外话语创新实践中,也结出累累硕果。各国学界和智库纷纷抛来橄榄枝,希望能与中国智库对话与沟通,深入解读和开展研讨。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发起的“国际智库知识分享计划”应运而生。“全球发展与治理”系列对话会,围绕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一带一路”建设、减贫合作、高质量经济发展等重要主题,为中外学者开展深入研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全方位的平台。

国际社会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热切关注,也催生了对“中国故事”多层次多角度的供给。“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洱海论坛”“第三只眼看中国”等品牌活动,吸引高校的青年学生、研究院所、企业等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多渠道多角度地展示中国故事案例;“中国话语叙事创新案例库”,大力挖掘一批体现中国共产党执政成就和国家治理成效的优秀故事,为对外话语传播工作提供丰富的“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故事素材。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国际传播事业根本的理论遵循,引领中国方案、中国理念、中国智慧走向世界,凝聚更广泛的国际共识,也为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提供源头活水,不仅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伟大的思想引领,也极大增强了人类社会追求更加光明未来的信心和力量。

【系列稿件】

让世界读懂新时代中国①习近平著作:了解中国的“金钥匙”

让世界读懂新时代中国②思想伟力:引领中国、影响世界

让世界读懂新时代中国③国际交流:读懂中国的“思想之窗”

让世界读懂新时代中国④媒体传播:塑造国际视野中的中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