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鲨”歼-15舰载机: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第一把出鞘利剑

发布时间:2022-11-25 18:13:0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李智  |  责任编辑:蒋新宇 张艳玲
分享到:

歼-15舰载战斗机与航母珠联璧合。航空工业供图

中国网11月25日讯(记者李智)歼-15是中国自主研制的舰载战斗机。研制生产团队为歼-15飞机取名“飞鲨”,寓意“制霸海疆,强我国防”。从实现陆基首飞,到如今与航母珠联璧合,歼-15飞机由陆地走向海洋,为中国国防建设跨入新时代作出了重要贡献。

歼-15舰载机是航母上的核心装备,是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第一把出鞘利剑。2009年8月31日,由航空工业沈飞、沈阳所等单位联合研制的歼-15飞机首飞。上午10时46分,随着塔台一声令下,试飞员李国恩驾驶战机昂首升空,现场所有人目光都紧随着空中的战机。转眼间战机呼啸而至,低空盘旋一圈、拉起,战机从人们头顶呼啸而过,紧接着一个垂直跃升,战机昂首挺立直冲云霄。在空中飞行13分钟后,战机平稳地落在了跑道上,安全着陆。战机刹停后,放下拦阻钩并进行机翼折叠。整个飞行过程各系统和发动机工作正常,战机状态良好,首次“亮剑”取得圆满成功。

2012年11月23日,航母“辽宁舰”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随着歼-15战斗机轻触甲板,尾钩咬住拦索,滑行了一小段距离后,稳稳地停在了航空母舰上。着舰成功!这是对中国航母形成战力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事件。

歼-15舰载机。航空工业供图

此前,在辽宁舰入列之时,西方媒体预计中国舰载机成功应用至少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然而两个月后,这柄“利剑”就以他完美的亮剑姿态向世界宣告,也标志着中国海上没有舰载机时代成为过去。

研制歼-15舰载机是一项开疆拓域的伟大工程,新技术多、探索性强、风险性高,跨行业协作的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团队在舰载机研发流程、规范标准体系、机载适配性试验/试飞方法、舰载机飞行员培训等方面填补了空白。

十年间,航空人把一项项不可能完成的技术难题变为斩钉截铁的技术突破,一次次刷新着装备研制进度的新纪录。歼-15体系作战能力越来越强,作为航母编队体系中的关键一环,从首次着舰,到昼夜起降航母,从海空突击训练,再到伙伴式加受油,从单舰到双航母时代,歼-15规模战斗力已经形成;从赴西太平洋训练到巡航南海伴随保障,从飞过天安门接受检阅到在香港闪耀香江,歼-15的航迹遍布万里海域。

在航空工业沈飞试飞站内,歼-15舰载机在跑道上起飞。航空工业供图(陈阳 摄)

十年间,歼-15的“伙伴队伍”愈加庞大。中国海军用科学化体系化训练方式培养了卓越的“飞鲨”勇士,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舰载机飞行员“持证”出征。歼-15飞机不断绘就的航迹背后凝结了一代又一代航空人的心血与汗水。舰载机起降是世界性技术难题,被誉为“刀尖上的舞蹈”,全世界只有少数国家能够研制舰载机。歼-15走在了三代机的前列,在气动布局、机动性能方面优于发达国家同类型战机,甚至个别技术应用在全世界是独创。参研人员的人生字典中没有“退缩”两字,谈及苦累,航空人从来都是轻描淡写,谈起技术,航空人向来信心十足。“外国人能做到的,我们中国人也可以。”

歼-15创新发展的十年也是航空工业不断跃上创新新高度的十年。当前,中国先进航空产品井喷式涌现,重大实验设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装备体系供给能力稳步向前,进入与世界主要航空强国同场竞技、同打擂台的新阶段。轰6N、歼20、运20、直20、歼16、攻击11、无侦7、运油20等航空装备,相继亮相并陆续装备部队持续形成新质战斗力。

责编:蒋新宇 张艳玲

中国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