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理论研讨会举行

发布时间:2022-07-19 08:32:23  |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  作者:杜亚慧 于民星 黄寿赓 都亚男 张玉岩  |  责任编辑:赵超
分享到:

群贤毕至,胜友如云。7月18日下午,2021“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理论研讨会在济南举行。研讨会上,来自北京、武汉、厦门,以及济南本地的多位传媒业界、学界的专家学者,围绕“中国故事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建构”主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分享各自的真知灼见,碰撞思想火花。

讲什么样的故事?

“故事不是讲给我们自己听的”

伟大时代孕育伟大故事,精彩中国需要精彩讲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才能让世界认识发展变化的中国,了解中国对世界的责任和担当。

那么,什么样的故事才是真正吸引人的?与会专家学者给出了自己的思考。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明新教授在作主题演讲时说,人是故事的主角,是中外文化交流传播的主体。展示和塑造好当代中国人的气质、形象、品位和精神风味,特别是中国人吃苦耐劳、坚韧奋斗、孝老爱亲、中国人与其他国家人民的真诚交往、坦诚相待,这样的故事要讲好。

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王润泽教授则认为,最关键的是如何把我们的价值观放在里面。“我们讲好中国故事,不能只讲给我们中国人听,还要讲给外国人听,一定要用外国人能够听懂的方式。”王润泽表示,“讲好中国故事”有很多成功个案给我们反思,“我们想讲的地方人家不听,我们觉得无心插柳的地方人家又觉得很好”,比如李子柒现象、云南大象迁徙,等等。这些都让我们反思,应当从实践中寻找那些真真正正的“小钥匙”,“四两拨千斤”地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副总编辑杨新华对此表示赞同。他提到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受众面向问题。杨新华说,“讲好中国故事”命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国际传播,其受众对象主要是海外,但我们对于海外受众的了解有限。因此,“讲好中国故事”要解决入乡随俗的问题,首先要对各国各地的“俗”有更多的研究、了解,让故事能够在不同的地域听得懂、传得开。为此,可以从不同语言的国家、不同宗教文化区域、不同的社交平台、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兴趣爱好等多个维度进行传播,“也就是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要从话语和叙事的核心区域取得突破

针对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各位专家学者也从技术、渠道、话语、叙事等不同角度给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

张明新教授认为,讲好中国故事,要立足中国实践,创新我们的话语和概念,通过话语范畴,通过合适的表达形式形成我们的叙事体系,这种叙事体系组织化、结构化之后,进而形成一套中国的话语体系。“尤其对在高校工作的同志们来说,要聚焦对外传播面临的新的形势和任务加强研究和学习,做出我们自己的工作,贡献学术界的智慧和方案。”

齐鲁晚报 齐鲁壹点总编辑廖鲁川从媒体实践的角度分享了“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的思考与做法。廖鲁川表示,媒体要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适应移动互联网传播的新变化。当前的移动互联网传播新形势使得内外宣已经没有屏障,这就要求媒体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大水漫灌”,而应该采用“细雨润物”的方式,强调无故事不新闻。

在讲故事时,要用文化搭桥,先易后难,先简后繁,而不是一开始就要强调我们的价值观如何。“要从大家都能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比如美食、美景、人情、人性,作为山东的媒体,应该以齐鲁优秀文化、特色文化传播为重点,讲好人的故事,讲好景、讲好品,讲出内涵,讲出烟火气。”廖鲁川说,在传播形式上,要以视频为主要形式,来构建内容和产品体系,视频比文字更直观、更形象,更容易让故事具有渲染力。

杨新华从问题导向上分析,在“讲好中国故事”的过程中,依然面临语言、渠道、话语、叙事等很多问题。从话语和叙事的角度,要给国际社会读懂中国故事提供便利,从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来切入导向,能够破解一些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概念。“有些概念我们从小都非常熟悉,但是让国际社会理解需要跨越文明的大山。”杨新华说,讲好中国故事绕不开这些核心区域,要从话语和叙事的核心区域取得突破,从文明形态的维度打开对外交往的新空间。

警惕算法时代的故事讲述

培养适应文明新形态的时代新人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陈昌凤教授从技术角度出发,关注了算法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话题。陈昌凤分析,算法通过数据重构了人类想象生活,在讲故事的领域里,有很多例子证明,算法改变了我们的故事模式,人类讲故事的能力也越来越依赖人工智能。但是,陈昌凤提示,要警惕算法带来的很多问题,“有两点值得特别注意,一个是关于算法的偏向,一个是关于创新的悖论。”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党委书记金凌志则提到,我们要“做好自己的事情”。他认为,我们国家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高端技术领域有很多需要提升的空间,我们要重视解决“卡脖子”问题,把科技实力提升上来,以硬实力创造讲好中国故事的环境。

“前不久在北京举行的冬奥会,是一场‘冰雪时尚’的盛宴。”厦门理工学院副校长、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赵振祥教授分享了自己关于“时尚传播”的见解。他说,这场时尚冰雪运动赛事,很多我们中国的文化元素都体现其中,并被世界广大的冰雪运动爱好者所体验、所接受,中国的形象也通过西方社交媒体击穿了西方传统媒体营造的‘灰黑滤镜’,正在为广大西方民众所重新认知。

为此,赵振祥提出搭建“三无”平台:一是“无国界平台”,像奥运会是无国界的,这种交流有效果,冬奥会的传播对此已有印证;二是“无国界议题”,比如科技创新、志愿者文化、低碳等大家共同在讲的话题;三是“无国界传播”,充分利用自媒体优势,打破西方的传统媒体营造的信息铁幕。

齐鲁理工学院副校长张庚灵结合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提出要培养能够更好地理解、领悟、应用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成果、能够真正地适应新的文明的新形态、能够在新的文明形态下更好地发挥自己作用的时代新人。“以我们为例,要挖掘齐鲁文化的优质教育资源,通过汲取齐鲁文化的精髓,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张庚灵说。

中国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