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层梯田上哟,香糯稻花香,太阳歇这里耶,吉祥绕山梁”。在昆明市晋宁区夕阳彝族乡新山村委会小夕阳村长廊旁,欢快的彝家小调从田边阵阵传来,彝家姐姐们和农艺师们正忙着插秧种稻,为夕阳梯田披上一身“绿装”。
晋宁夕阳香糯米远近闻名,香气浓、颗粒大,洁白如雪,是夕阳“三宝”之一。晋宁夕阳香糯米是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水稻品种,仅分布在夕阳彝族乡,栽种已有数十年的历史,作为主推品种至今仍在推广应用。为了让优质的夕阳香糯米“生生不息”,做好品种提纯复壮,保持原品种特性,提高产量,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今年夕阳彝族乡将在全乡实施水稻高质高效夕阳香糯示范项目,小夕阳村将作为核心示范区。当下正是插秧好时节,近日,昆明市农科院粮作所高级农艺师李荣波、干部回乡产业组组长曾国浩一行5人和晋宁区农业农村局农推中心高级农艺师杨谷生等3人前来指导示范田种植。
农艺师们同村民们一道拉线插秧,时不时用尺子测量,并现场讲解相关技术要领。此次标准实验田按照株距10-12cm,行距25cm种植,不仅通风效果好,也可以为后面的病虫害防治及产量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此次还引进了新品种(新品系)9个,试验面积2亩,移栽夕阳香糯提纯复壮单株51个,试验面积1.6亩。试验过程中,昆明市农科院、晋宁区农业农村局强化科技支撑,从前期水稻育苗、规范化移栽到后期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各阶段将进行全程跟踪记录和服务指导,确保水稻增产增收,达到良好的试验示范效果。(王建平 李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