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青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写道:“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青年之可贵,就在于其始终具有青春活力,勤于创造,勇于奋斗,蕴藏着无限的潜能。他们是推动社会前进最活跃、最进步的力量,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

青年应何为?从百年前的五四运动到如今的新时代,一代又一代青年以青春之名,在无数日夜兼程的日子中,追寻这一时代考题的答案。

致敬——百年团史和新青年

一百年前,西方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中国在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下,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一批有志青年纷纷觉醒,他们创办《新青年》杂志,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引领新文化运动,呼吁广大青年为救国救民而奔走,力争成为“斩尽涤绝做官发财思想,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的“新青年”;并以《青春》一文发出“青年循蹈乎此,本其理性,加以努力,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的号召,唤醒了一代青年的救国意识。他们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还我青岛”的呐喊声中发起了五四爱国运动,犹如平地一声惊雷,点燃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火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带领“青年”群体以新生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0世纪20年代,这些青年组建社会主义青年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始终站在革命斗争的前列,历经中国工人运动、国民大革命等浪潮洗礼,并逐步发展壮大。团结带领广大进步青年为争取工农革命领导权、反抗压迫而斗争,自觉做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向着光明奋勇前进。卢沟桥事变之后,面对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他们呼吁“紧急动员起来,誓为保卫平津、华北,驱逐日寇而流最后的一滴血”,纷纷投身抗日战争中,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冲锋陷阵、抛洒热血。新中国成立之后,他们在党团组织的带领下致力于改变国家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为抗美援朝、恢复国民经济、开展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等贡献出青春力量。改革开放时期,广大青年在“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时代强音的呼唤下,主动作为,敢闯敢试,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争做改革开放排头兵。

这些奋发向上的青年,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造福,体现出应有的责任和担当。他们的身影,化作穿越风雨的精神力量,在百年奋斗征程中永葆青春,昂然前行,他们活跃于社会历史舞台,奔走于时代的洪流,最后汇入后世青年之中,激励他们砥砺前行。

传承——接续努力,建功新时代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五四运动以来的100年,是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凯歌前行的100年,是中国青年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的100年。”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成长,伴随着中国共青团100年的脚步,也映照着新中国成立70多年的风雨历程。在新时代,有这样一群年轻的“志合者”,他们慷慨踏歌,向光而行,始终把满腔爱国热情投入到奋斗新征程中,在各行各业展现出昂扬向上的青春风采。

他们厚植家国情怀,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融汇于自身发展中。广阔的祖国海疆上,青年战士扎根救助前线,与风浪博弈、与死神竞速,深刻诠释“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铿锵誓言;国门边境、口岸一线,年轻的缉毒警察们行走在刀尖上,只为竭一己之力,护万家平安;抗疫大考中,大批“90后”“00后”青年医护人员、志愿者逆向而行,主动奔赴一线,构筑起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

他们立足本职岗位,踔厉奋发,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中,既能守护祖国,也能为国争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上,“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成为越来越多有志青年的共同选择,他们扎根于祖国广袤大地,担当奉献、历练成长,以行动践诺言;在奥运赛场上,青年运动健儿用泪水和汗水铸就辉煌,让五星红旗频频升起、高高飘扬,生动展现了朝气蓬勃的中国精神和力量。

他们锐意进取,在科学与技术研发的最尖端破局开路,让科研报国的信念赓续相传。在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中,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北斗卫星团队核心人员平均年龄 36 岁,量子科学团队平均年龄 35 岁,中国天眼 FAST 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仅 30 岁;在攻克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上,青年科技人才的表现愈发突出,逐渐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他们所研发的核电技术、PETG技术、国外微波光子学技术等打破国外垄断,提振中国制造信心;在希望的田野上,青年农学人勤于躬耕,勇于创新,不断突破传统水稻遗传育种技术的瓶颈,为实现“禾下乘凉梦”接续奋斗。

时代造就青年,盛世成就青年。今日之中国,犹如浩浩荡荡的长江水,礁石险滩挡不住其奔腾向前。今日之青年,亦如天之初日,健康茁壮、自信昂扬,刻画出奋斗担当的时代青年群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写下生动注脚。

未来——争取跑出当代青年最好成绩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百年前,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内忧外患、风雨如晦的革命年代披荆斩棘,为梦想开路;百年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拥有更优越的发展环境、更广阔的成长空间,面临着建功立业的难得人生际遇,更应从前辈手中续起梦想与使命的接力棒,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不负韶华,勤于追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当代中国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置身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中,怀揣为国奉献、改变世界的情怀。一滴水汇入大海才不会干涸,无数个青年梦集结,才能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让个人与国家实现同频共振,汇聚起奋斗新征程的无穷力量。

驰而不息,奋斗不止。新时代中国青年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成长起来的一代,也是与互联网相伴而生的一代,其思维逻辑、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都刻上了鲜明的网络烙印。互联网是青年青睐的信息平台、互动空间和沟通渠道,也是观察社会青年精神状态、思想动态的窗口和坐标。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中“强国有我”上榜 。“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是中国当代青年的自我期许与责任担当。当代青年的梦想惟有通过“实干”“奋斗”来实现。奋斗的道路不可能一马平川,青年应当秉承不惧不退、勇往直前的信念,学会从挫折中奋起,方能筑梦成功。

(作者:陈联俊: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研究员;李冰,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