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东南亚是全球热带雨林三大核心分布区之一,也是世界生物多样性及生物特有种类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该区融合了印度、喜马拉雅、马来西亚以及中国南方等生物区系成分,成为研究生物多样性起源、维持和变化的一个关键区域。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加上全球气候变化、外来生物入侵、狩猎和非法贸易等因素,使得东南亚区域生物多样性资源受到严重威胁,大范围内的物种灭绝速度增快,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巨大的挑战。这需要国际社会共同研究、共同解决,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国际交流合作。就中国与东南亚在生物多样性领域的合作,《中国报道》记者专访了中国科学院东南亚生物多样性中心执行主任、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权锐昌。

中国报道:作为中科院在生物多样性研究、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领域开展合作的境外科教机构,东南亚中心主要开展哪些工作?

权锐昌:东南亚中心主要围绕以下三方面开展工作:一是组织实施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和跨学科、跨地域、跨国界的科学考察。目前已在缅甸开展了9次大规模联合考察,在老挝北部开展了3次联合科考,在越南开展了4次新生代植物群野外联合科考。初步建成“东经101度森林样带”研究平台,包括中国云南省4个、泰国5个以及马来西亚1个共10个大型森林动态样地组成的,一条跨越热带亚洲核心区至青藏高原/横断山区腹地的森林样带。

二是针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开展战略研究和政策咨询工作。为应对缅甸森林资源日益减少的情况,东南亚中心作为技术顾问在缅甸参加了“中缅生态友好示范林”的建设工作,在100英亩的荒地上植树15万株。2017年至今,东南亚中心研究团队与缅甸农业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开展中国杂交水稻试验示范,中国杂交水稻品种在缅甸生育期比国内普遍缩短30—40天,两个试验点与当地品种相比分别增产23.87%和47.65%,在产量、抗病和抗倒等方面表现突出。

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人才培养、技术培训和科学普及等工作。从2016年开始,相继举办了“缅甸热带植物鉴定与森林管理培训班”“老挝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社区发展培训班”“东南亚主要农作物育种与生产技术培训班”“热带生态学高级野外培训班”“中老跨境联合保护野生动植物监测技术培训班”等,为东南亚国家培训科技人才。

中国报道:在从事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工作中,您认为存在哪些困难和挑战?

权锐昌: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物种灭绝的速度不断加快,很多物种未被定名即已灭绝,大量基因散失。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也面临人为活动导致的破碎化和面积锐减。当前,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保护和持续、合理地利用亟待加强,刻不容缓。

以东南亚地区生物多样性研究为例,主要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传统的刀耕火种方式和橡胶、油棕榈单一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对东南亚森林破坏严重。二是湄公河流域水电开发对动植物栖息地带来威胁,采矿对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岩层和洞穴)的威胁尤其严重。三是野生动物捕猎与贸易是许多物种生存的最大威胁,高价值物种是犯罪集团积极寻求的商品,而价值较低的物种则被作为药物、食物或者猎物进行交易。四是监管薄弱,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政府对于生物多样性的关注度不高,相应的监管与组织架构不完善。五是生物多样性没有国界,需要加强对跨国界保护行动的关注。

此外,还需要大力向大众普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仅仅依靠科研学者和政府人员远远不够,要让大众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意义,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激发全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态环境的热情。

中国报道:生物多样性研究工作中,您有什么印象特别深的故事或者感受?

权锐昌:在研究中,我们要调查、采集和制作标本。科考的条件比较艰苦,有时会遇见桥梁被洪水冲毁,只能蹚水前行;在野外,风餐露宿是常态,运气好时可以借宿当地人家,还要处处提防野兽和蛇虫,以及蚊子叮咬可能带来的致命的疟疾。

记得2019年6月的一个黄昏,在德曼迪科考返程途中,队员在距离营地几公里处的河流岸边发现了一只奇怪的动物,昏暗中它潜伏于岸边,被发现后猛然掉头逃入灌丛里。一名队员赶紧用拍摄植物的微距镜头拍下那一瞬间,回到营地后仔细查看照片,也无法从这些模糊的照片中鉴定是什么动物。“看起来不太像水蜥蜴,因为它尾巴的截面是圆的,而我们现场看到的尾巴似乎竖而扁,有点像鳄鱼。”据资料,现存的鳄鱼有23个物种,如果能发现鳄鱼新物种,那真是重大收获。于是,科考队决定再去确认,还起了个名字叫“鳄鱼小队”。第二天上午,鳄鱼小队乘着两艘小木船出发,把相机切换到长焦并高速连拍状态,可是搜寻了半日,一无所获,但大家热情未减,表示有机会时再来寻找。搜寻、发现、研究都是我们的日常,艰苦的条件没能阻挡我们对科研的热情和喜爱。

中国报道:自中心成立以来,在东南亚地区新发现了哪些物种?这对生物多样性来讲,有何特别意义?

权锐昌:南亚中心的研究和管理团队在缅甸克钦邦、钦邦、掸邦、孟邦、曼德勒省、实皆省、马奎省、德林达依省等多地完成了9次野外综合科考工作,发现动植物新种63个,其中克钦木兰种、克钦肖榄是近年来植物分类极难发现的乔木新种,东南亚生物多样性中心成为在缅甸发现新物种的最主要力量。此外,科考队还发现了全球数量仅在500只左右的白腹鹭,以及孟加拉虎、金钱豹、云豹等多种珍稀濒危物种。缅北生物多样性的神秘面纱,在科考队连续多次科考后逐渐清晰。

2018—2019年,在老挝北部的琅南塔、丰沙里、乌多姆赛三省开展了3次联合野外考察工作,通过安装红外相机,设置样方调查等方法,拍摄记录了大量动植物素材。截至目前,发表植物新种4个,植物新记录种7个。

东南亚中心研究团队在《Zoological Research》和《Plant Diversity》上编写动植物新类群及相关研究成果专刊共两部,连续两年在《Phytokeys》上编写植物新类群及相关研究成果专刊两部。是该中心促进对该地区生物多样性编目和保护的最新贡献,是中国科学院践行国家绿色“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体现。

通过生物多样性调查,我们了解了东南亚区域性的生物多样性本底情况,正确评估该区域生境破碎化现状和趋势,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切实有效的数据支撑,也为研究生物多样性格局,建立相应的科学研究体系和研究能力,为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文︱《中国报道》记者王凤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