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中国价值
 

中国发布丨走红色路、看绿色景、念致富经 陈策楼村这样振兴美丽乡村

发布时间:2021-07-23 14:12:3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林伊人  |  责任编辑:张艳玲 刘洪庆
分享到: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陈策楼镇陈策楼村一景。中国网记者 林伊人 摄

中国网7月24日讯(记者 林伊人)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陈策楼镇陈策楼村是中共一大代表、党的重要创始人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潭秋烈士的故乡,也是全国红色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

近日,中国网记者跟随“走进红色美丽村庄”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组来到陈策楼村,了解这里基层党建的有关情况和乡村振兴的典型做法。村里“走红色路、看绿色景、念致富经”的大标语格外引人注目,这也是陈策村的发展方向。

陈策楼村塆组党小组的活动场所“聚星之家”。中国网记者 林伊人 摄

党建引领陈策楼村党旗红

陈策楼村辖5个村民小组,共352户1251人,有4个党小组,73名党员。按照“一个塆组、一个党小组、一个理事会、一个活动阵地”的工作思路,建立健全塆组治理体系和治理机制。

在陈策楼村塆组党小组的活动场所“聚星之家”,记者见到了塆三组党小组组长肖志学。47岁的肖志学于1991年入伍,199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回到家乡陈策楼村,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2011年,陈策楼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那时家家户户门前都是泥泞的道路,有的人家还在门前养猪、养鸡。修路则需要统一将村民的门前用地后移,肖志学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率先腾出自家门前的土地支持修路。

有的村民不愿自家门前的土地被“占用”,肖志学便耐心和他们解释,修路将如何改善村里的环境,一次劝说不成,他就去劝说第二次,第二次再不成,他就长期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最终使所有人都得以理解并支持腾地修路。如今,路修好了,村里环境美丽整洁,村民们脸上的笑容也多了。

2019年大年初一,肖志学接到村党支部书记陈文胜的电话,得知疫情防控工作急需党员力量,主动接过为村民采买食品和日常生活用品的任务。同时,他还负责环境消杀、疫情防控知识宣传,以及轮班哨岗的24小时值守。肖志学说,“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我要学习‘谭秋精神’,以他为榜样,做群众的‘贴心人’。”

凭借种植葡萄,陈策楼村村民陈志高走上致富路。中国网记者 林伊人 摄

“红绿”相融 产业带动乡村振兴

随着游客越来越多,2017年,陈策楼村围绕陈潭秋故居纪念馆修建了环形旅游公路,全长4公里,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同时积极探索红色旅游和绿色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让村民都过上好日子,是对‘陈潭秋精神’的最好诠释。村里要发展,产业是关键。”陈文胜说。

陈文胜告诉记者,以前村民种植水稻,每亩收入只有几百元。通过对当地土壤条件的考察调研,陈策楼村开始引导村民种植葡萄,每亩收入可以达到1万元,村里还打造了葡萄采摘园,帮助村民增收。

凭借种植葡萄,陈策楼村村民走上了致富路,今年79岁的陈志高就是其中之一。2011年,陈志高承包了2亩地,成为第一批响应政策号召的葡萄种植户,主要种植夏黑、金风8号等品种。

村里不仅请来专家为村民提供技术指导,还为村民打通了观光采摘、商超收购、直播带货等多渠道销路。“第一年就挂了果,收入达到了4000元,第二年涨到了8000元,第三年达到了15000元。”陈志高激动地和记者分享他的致富路。去年,尽管受疫情影响,陈志高的葡萄园仍为他带来了31000元的收入,“日子过得舒服得很!”陈志高笑言。

与此同时,距离武汉车程仅需一小时的陈策楼村,正在慢慢发展成为“红绿”相融的武汉后花园。

中国网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