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就我国分级诊疗制度与体系建设等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网 董宁 摄

中国网7月23日讯(记者 彭瑶)国家卫健委23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介绍,“十三五”期间,国家卫健委着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形成,推动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

截至2020年底,重点人群的家庭医生签约率从2015年的28.33%增加到2020年的75.46%,全国县域内就诊率已经达到94%,比2015年同期增长10个百分点。双向转诊更加有序,特别是患者下转的人次逐年增加,年均增长率达到38.4%。急慢分治初见成效,日间手术试点病种已经达到120种,“五大中心”(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创伤中心、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累计超过1.4万个。目前,各种模式医联体超过1.5万个,为提供一体化、同质化的医疗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和医联体建设过程中,一些问题还有待破解。”郭燕红说,分级诊疗服务体系与配套的政策还不够完善,特别是我国优质医疗资源短缺,区域分布不均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仍然是短板;信息化发展不够平衡、不够充分。

郭燕红表示,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现已启动国家医疗中心和国家区域医学中心的建设。同时,聚焦转出病人比较多的省份和病种,由高水平医院进行人才、管理能力的输出,在这些区域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在“十四五”期间,统筹谋划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的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减少人民群众跨区域异地就医,推动实现大病不出省。

推进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和县医院的能力建设,按照省市共建、网格布局、均衡配置的原则,以省为单位统筹规划,特别是要聚焦重点的病种和专科,建成一批在省域内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的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同时以县医院综合能力建设为重点,推动实现一般病能够在市和县解决。

大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按照县乡一体化、乡村一体化的原则,积极发展以县级医院为龙头的紧密型的县域医共体建设,同时推进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协作网的建设,多措并举地促进医疗资源有效下沉,带动基层能力的提升。对于脱贫地区,加强帮扶力度,推动实现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同时在综合医改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的配套政策,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为构建分级诊疗的格局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