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6月23日讯(记者 刘维佳) 在日前举办的“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走进经济特区国家级新区”网络主题活动“云座谈”会上,云南滇中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段宏波表示,云南滇中新区是云南省发展条件最优、经济基础最好、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

据段宏波介绍,滇中新区位于云南省地理中心,紧邻昆明中心城区,交通运输网络完备,衔接省域“七出省、五出境”公路、“八出省、四出境”铁路大通道,沪昆、成昆铁路以及京昆、沪昆、渝昆、杭瑞等国家高速公路和多条国道贯通,坐拥国际航空枢纽机场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以及南亚东南亚国家人员货物往来便利。

“随着集‘航空、高铁、轨道、城际、高速’为一体的长水综合交通枢纽的加快构建,‘亚洲五小时航空圈’核心之势凸显,滇中新区正在努力形成北上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下连接海上丝绸之路、东向连接长江经济带,通江达海、八面来风的全面开放合作新格局。”段宏波说。

此外,滇中新区范围拥有19所高等院校,周边昆明地区拥有24所高等院校和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以及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等一批高水平科研院所,具备较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和区域创新体系。新区基础设施体系完善,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生态环境良好人居环境优美、城镇化基础较好。

记者了解到,2016至2020年,滇中新区地区生产总值由460.68亿元增长到866.55亿元。从国家级新区排名看,滇中新区地区生产总值排名从第15位升至第13位,在7个经济总量千亿级以内的新区中由第4位上升至第2位,在批复面积500平方公里内的5个新区中经济总量排名第3。

“尤其是2020年,面对疫情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滇中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4%,投资增速在19个国家级新区中排第8位,领跑经济总量在千亿级以内的新区。”段宏波对记者说。

段宏波对记者说,滇中新区坚持连片开发、产业先行、错位发展、产城融合思路,大力度推进园区建设和片区开发。2020年,新区重点工业园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52.06亿元, 占新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6.4%。滇中新区先后引进北京汽车、东风汽车、中国中铁等16家世界五百强,京东方、中国医药、江铃汽车等15家中国五百强企业,累计引进项目47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92个),实际到位内资275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56亿美元,进出口贸易总额由7.48亿元增长到30.09亿元。

近年来,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建设稳步推进,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中国一南亚博览会影响力显著提升,云南省在“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这为滇中新区依托现有开放合作基础,打造与南亚东南亚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提供了有力支撑。

“云南滇中新区位于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结合点,东亚、南亚与东南亚交结区域,是我国连‘三亚’(东亚、东南亚、南亚),通‘两洲’(亚洲、欧洲),达‘两洋’(太平洋、印度洋)的重要节点。”段宏波称,滇中新区将积极探索参与国际国内产业分工的方法路径,打通跨境贸易等通道,为投资新区的企业提供了保税仓储、出口加工、转口贸易等诸多便利,实现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经济循环和产业联通,提升新区在“大循环、双循环”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段宏波表示,“十四五”时期,云南滇中新区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开启新区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着力打造云南高质量发展标杆和样板,努力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改革创新的新引擎、开发开放的新高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展现新区作为、彰显新区担当、作出新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