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博鳌4月21日讯(记者李智)城市中,车水马龙,工业发达,在商业繁华背后却离不开对环境问题的探讨。

当前,人类广泛使用的石油、煤炭等自然资源的消耗越多,二氧化碳的排放也就越多。上世纪90年代,“碳中和”一词开始进入国际视野。根据公开资料,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环球同此凉热:碳中和关乎各国

4月20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要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事实上,环球同此凉热,碳中和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所以不应仅是某一国的关注重点。

欧盟委员会制定的目标是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即将净碳排放量降至零。日本政府去年也表示,将于2050年实现碳中和。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是2020年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部分西方国家势必会高度关注其碳排放问题。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今年4月15日至16日,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与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在上海举行会谈。双方发表声明称,两国都计划在格拉斯哥联合国气候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之前,制定各自旨在实现碳中和/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长期战略。两国将尽可能扩大国际投融资支持发展中国家从高碳化石能源向绿色、低碳和可再生能源转型。双方还将分别执行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中所体现的逐步削减氢氟碳化物生产和消费的措施。

大国可发挥引领作用,公民或拥有“碳账户”

从承诺到现实,从当前阶段走向碳达峰到最终实现碳中和,这是一个困难重重的过程。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将面临哪些挑战?又将怎样攻坚克难?这显然需要汇聚全球智慧。

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期间,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联合国第八任秘书长潘基文说:2020年是起始年,各国开始逐个接近碳中和。他强调,乐见亚洲在这一进程中发挥牵头作用。韩国和日本已宣布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中国也承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这非常难能可贵,因为中国经济规模十分巨大,面临的挑战也更大,”潘基文说,“在这方面,我高度赞赏习近平主席宣布国家实现碳中和目标时所展现的领导力。”

卡内基气候治理倡议执行主任、前联合国气候变化助理秘书长亚诺什•帕兹托的观点与潘基文不谋而合,他表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单独解决气候问题,所有国家都需要进行合作。他特别强调大国可以发挥典范作用,以推动并且引领其他国家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应美国总统拜登邀请,习近平主席将于4月22日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中美之间要重新开始在这方面进行合作,这是很好的例子,”亚诺什•帕兹托强调,大国拥有财政和技术方面的优势,可以有力支持国际合作,实现气候和环境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当前,存在一种“取舍思维”,将碳中和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总裁金立群看来,这种思维方式对国际范围内促进从高碳到低碳转型的投资产生了消极影响。

他说:“我们需要摒弃这种取舍思维。高碳到零碳的转型,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这只是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关系。如果你在绿色经济方面投资,可能短期内会比较犹豫,但如果你把绿色能源投资看作是对未来的投入,就会看到长远收益。”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原副总裁朱民告诉记者,中国碳排放量超100亿吨,占全球碳排放的20%以上。如此大的规模要在40年时间里压缩下来,是史无前例的,它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我们在想,未来可能每个人都有一个‘碳账户’。坐飞机、买商品等都会有‘碳记录’。所以,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做一个很好的碳中和个体,履行公民责任,”朱民笑道。他认为碳中和可以重塑中国经济,“碳中和给了我们提升劳动生产率、推动科技发展的重大抓手,这背后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支撑。”

对此,他特别提到了能源消耗最多的三大领域:工业、交通和建筑。“要想产生根本变化,就需要新技术。以汽车为例,汽车从油到电,技术只是基础,现在应该看到汽车行业未来的路径是氢,”朱民强调,如果实现了氢动力,整个汽车行业将再次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