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4月7日讯(记者 彭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降低碳排放强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明确,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下称“3060碳目标”)。

“碳达峰”“碳中和”对中国经济有何影响?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经济技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相均泳表示,此举将有效促进生态改善、能源独立和传统高排放行业转型升级,新能源和相关服务产业也将因此迎来新发展机遇。

碳达峰、碳中和或成绿色经济增长新引擎

“碳达峰”指我国力争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后逐步降低。“碳中和”指在一定时间段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等形式“抵消”,实现“零排放”。

相均泳说,实现“3060碳目标”将有效降低碳排放强度、减少化石能源使用,从而减少极端天气给经济带来的损失。另外,此举将促成以清洁能源为主的可持续能源体系建设,这将大大降低对外依存度,摆脱油企受制于人的局面。

同时,“3060碳目标”倒逼钢铁等碳排放“大户”改造装备、提升技术水平,并形成绿色经济增长新引擎,包括新能源上下游产业链相关的装备制造业、数字能源服务业、电动汽车、绿色建筑等。

“一些地区在探索用电动汽车作为储能工具,即V2G技术。”相均泳解释,有企业组织试验,晚上用电低峰期、电价便宜时,电动汽车进行充电;白天车辆不使用、电价较贵时,车载电池的电能销售给电网的系统。“一年算下来,不仅抹平了用电成本,车主还能小有盈余。我们预测电动汽车保有量到2060年将超3亿辆,市场可观。”

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易受季节影响,具有较强波动性。“要满足电力使用需求,就要建好上下游配套产业,通过有效储能削峰填谷。“据测算,如果2060年实现碳中和,仅清洁能源、电网传输及智能电网这个环节,就可能带来超100万亿元的投资市场。”相均泳说。

清洁能源、绿色金融等支撑中国经济低碳转型

谈及如何实现“3060碳目标”,相均泳提出,应从开发清洁能源、改变用能方式、构建能源互联网、调整经济结构、强化金融支持、提升环保理念六方面着手推进。

首先,在能源生产端推动清洁能源替代,在消费端改变用能方式、提升电气化水平;同时通过构建能源互联网,依靠低损耗、高效率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在可再生能源丰富的西北、西南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间搭建起输送“桥梁”。

此外,将高耗能、高排放的产业或技术转向绿色低碳方向,从而推动经济结构转型也至关重要。如建设海绵城市、增加节能设备,进一步减少能源使用。

相均泳还提出,应开发更多绿色金融产品和工具支撑绿色化转型,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碳交易市场等。作为消费端最终的用户,民众也要提升生态文明意识,推动低碳环保的生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