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1月28日讯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


今年1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推出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民法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席志国主编的力作《民法典知识竞赛1000题》。该书遵照民法典的篇章结构,通过 1000个知识问答题,以苏格拉底式对话模拟生活场景,讲述了民法典中 1000个与民众休戚相关的民法知识。

解疑释惑,系统阐释民法典知识

《民法典知识竞赛1000问》体现了民法典相较于单行法修改和增加的内容。如对增设居住权制度、电子合同生效、胎儿权利保护、设置离婚冷静期、高空抛物责任等进行了讲解,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实用性。

该书通过问答形式解疑释惑,宣传民法典知识,但这并不意味这本书没有理论深度。事实上,本书的理论阐释很到位,尤其是在第一编总则部分。比如,第三个问题:民法典与单行法相比较具有哪些特征?书中阐释道:首先,表现在其内容的全面性上,其内容涵盖民法的整个范围,这就如同词典一样,民法典是民法法律全书。其次,民法典是以其体系性著称的,民法典并不是所有民事法律规范的汇编,或者说仅仅是法律条文的简单罗列,而是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进行的体系性安排,这也正如词典一样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便于查阅和适用。最后,民法典所规定之内容更具基础性。在读这本书时,能够方便地查阅到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识,并能获得简明易懂的答案。

以案说法,让民法典走进民众生活

《民法典知识竞赛1000问》按民法典条文顺序,精选民法典各编中的热点问题,以贴近工作、贴近生活的1000个问答,以生动的语言结合案例进行讲解。本书第760问: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入典后有哪些新的变化?在答案中讲解道: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与原来的婚姻法相比较,有五个方面的重大变化:一是取消了“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作为婚姻无效的原因”,相应地增加了结婚前重大疾病的告知义务。二是增加了婚姻无效或者被撤销的过错方的损害赔偿责任。三是对夫妻共同债务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规定,确立了“共债共签”的基本规则。四是确立了“离婚冷静期”制度。五是增加了对离婚时恶意隐匿财产方的惩罚机制。以案说法是本书最为鲜明的特色。由于“离婚冷静期”制度广受关注,本书第797问专门以张三和李四因为感情不和决定协议离婚的案例进行说明。

《民法典知识竞赛1000题》在以案说法的问答设置中,特别注重案例的联动性,往往通过用一个简单案例,引出多种复杂情景,从而让读者系统掌握某一方面的法律规定。本书第三章“法人”开篇是小王和小张想开一家公司的案例,从第37问至第42问都是二人开公司的相关法律问题,将公司类型、公司债务、法人权限、法人章程修改、公司并购等问题,以简洁的语言阐述清楚。

阐明公正价值,树立法律信仰

《民法典知识竞赛1000题》还在解疑答惑中阐释公民权利,阐明法律的公平正义价值,帮助民众树立法律信仰。这本书以问答方式阐释公民的各种权利,当权利受到侵害时所能获得的法律保护。本书第127问:在我国法律上国家所有权的地位应该高于集体所有权,而集体所有权的地位应该高于个人所有权,这样的说法正确吗?书中给出的答案是不正确。民法典第四条规定: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因此,在民事活动中,无论是国家还是集体,一旦其以民事主体的身份参与民事往来就必须遵守平等原则而与同样作为民事主体的个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处于平等的地位。民法典第二百零七条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平等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由此可见,无论是国家所有权还是集体所有权抑或是私人所有权都完全平等地受法律保护。

全书内容通俗易懂、案例生动,深入浅出地解读了民法典的核心要义和重点问题,具有很强的理论性、针对性和指导性,本书适合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大众等学习。《民法典知识竞赛1000题》是一本宣传普及民法典的力作,有助于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杨明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