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发布会现场。摄影:中国网记者 吴琼静

中国网1月15日讯 (记者吴琼静)15日,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和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2021联合国国际教育日-中国活动”将于2021年1月20日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为“后疫情时代教育公平与可持续发展”,将重申《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发展目标及教育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届时,来自中国教育部的领导、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北京师范大学校领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助理总干事贾尼尼、第74届联合国大会主席蒂贾尼·穆罕默德·班德、法国驻华大使罗梁、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周浩黎、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陈德海、非洲联盟驻华代表处临时代办、副代表埃利西奥·贝内迪托·贾明先生、俄罗斯联邦科学与高等教育部驻华代表伊戈尔·波兹尼亚科夫先生等嘉宾将参加活动并致辞。

据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沈雪松介绍,本次活动旨在响应联合国大会“国际教育日”决议精神,推动教育助力全球和平与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的实现,促进我国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事业发展,拓展双边与多边互学互鉴、互利互惠的国际交流内涵。

沈雪松表示,当今世界需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长期化对社会各领域带来的严峻挑战。世界各国已启动应对危机的应急计划,实施紧急救济政策和措施,减轻疫情的恶性影响。例如,利用创新技术,赋能远程教育,确保教育在危机中的持续性。疫情给中国复杂并体量庞大的教育系统带来了冲击和挑战,作为疫情防控期间的应急之举,这次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在线教育实践,是一个教育事业发展的奇迹,也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实验。中国政府、教育机构和教师肩负更大的责任和重任,为确保2.8亿在校生、1732万名教师和27万名国际学生的安全,采取紧急有效措施,开展大规模在线教育,是我国教育系统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一次检验,中国打赢了教育领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

据悉,此次活动将采取互动对话的形式,邀请来自政府、驻华使节、教育机构、社会团体、教育界优秀代表、企业界人士、以及众多国内外教育工作者共聚一堂,分享各方在如何确保教育公平和可持续发展中的经验和创新举措。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将分别与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生知行科技有限公司、科大讯飞等单位签署支持中国中西部教师发展和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合作协议。

发布会上,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在介绍该校在教育扶贫减贫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时表示,北京师范大学与联合国多个机构和组织保持密切合作,特别是在教育扶贫减贫、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合作成果卓著。自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迁入北师大以来,学校一直紧紧依托这一中心平台,致力于推进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农村地区的变革,以推动教育公平助力地区扶贫、减贫。疫情期间,该校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UNESCO IITE)合作研发了《弹性教学手册——中国“停课不停学”的经验》等多个报告,为全球教育领域抗击疫情、实现“互联网+”条件下的区域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促进后疫情时代教育公平做出积极贡献。

周作宇表示,学校高度重视本次“国际教育日”的活动,希望以此为契机为推动双边与多边互利互惠的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贡献力量。沈雪松也指出,本次活动对疫情后时代通过推动有质量的教育公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活动的举办将不仅为各国教育界专家商讨教育全球发展提供对话平台,分享教育的优秀经验与方案,同时也将为共同推进2030教育目标的早日实现、为携手共建全球教育共同体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