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1月2日讯(记者李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让世界再起波澜。在疫情加持下,逆全球化思潮更加肆无忌惮地破坏国际关系,特别是大国关系。其中,既有龃龉,亦有合作,堪称跌宕起伏的国际关系大年。

中美关系:或从低谷到转机

不论是在疫情前,还是后疫情时期,中美关系都是全球最重要的大国关系之一。

早在2018年,美国政府就罔顾中方劝阻,执意掀起一场中美贸易争端。毋庸置疑,美方举措是对多边贸易规则的严重破坏。此后,中方从大局出发,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福祉出发,秉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原则,积极展开磋商,加强双方沟通交流。但美方多次出尔反尔,让中美关系在摩擦中不断步入险峻局势。

进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被美国政府当成“政治工具”,用以攻击中国。在中国人民与疫情顽强抗争的过程中,一些美国政客大说风凉话,甚至直接将“病人”等同于“罪人”,完全背离国际人道主义。这些行径不仅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也让其他国家认清了在人类大灾大难面前,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国担当。

岁末时分,美国迎来新一届总统选举的关键时刻。拜登击败特朗普,成功当选美国新一届总统,将于今年1月20日入主白宫。这也意味着,中美关系或将迎来转机。可以肯定的是,要想让中美在未来进入良性竞合关系,离不开双方高层间的沟通与理解。

2020年11月2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致电祝贺拜登当选美国总统时明确指出,希望双方秉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精神,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中俄关系:1加1大于2

2019年底,时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例行记者会上展望2020年中俄合作时表示,两国各领域合作大有可为,愿与俄方一道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贡献更多中俄智慧和中俄方案。

正如中方所期待,中俄关系在疫情大考面前站稳了脚跟,也向世界展示了面对困境,大国之间应当怎样合作才能产生“1加1大于2”的效果。在疫情初期,俄罗斯就向中国捐赠了23吨医疗物资,包括防疫中最重要的口罩和防护服。中国控制住疫情后,又向俄罗斯派遣了抗疫医疗专家组。

2020年中期,由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主导的“2020年中俄社会民意调查报告”发布。该调查范围涵盖中俄11座城市,调查内容包括两国民众对彼此认知、两国关系、美西方对华污名化的态度、中俄抗疫合作成效的评价等。结果显示,中俄民众彼此认可,中俄关系的社会基础更加巩固;中俄抗疫合作得到两国民众支持,进一步促进了中俄友好关系。

2010年10月,由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编制的《中俄经贸指数报告(2020)》显示,随着疫情逐步稳定,中俄贸易逐步恢复,进出口总额稳定上升。从2020年第一季度整体来看,中俄贸易额达到253.5亿美元,同比增长3.4%,增速在中方主要贸易伙伴中排第二位。

进入后疫情时代,尽管中国因为疫情遭到部分西方国家污名化对待,但俄罗斯仍然在不同场合表示不支持以上做法,并认为应当联合起来解决问题。正如去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就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互致贺电时所说,中俄同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世界和平发展事业负有重要责任。

中欧关系:经济是关键

一直以来,欧盟都是重要经济体。不同的欧盟国家,尽管在理念与观点上略有差异,但基本都处在欧盟的框架体系内。2020年,在政治领域,欧盟依旧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对华关系一波三折。在经贸领域,欧盟则期冀能抓住中国市场,拉动遭遇疫情寒冬期的经济。

去年12月,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集体会见欧盟及27个成员国驻华使节。他指出,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中欧作为多极化进程中的两支重要力量,应该共同为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中欧合作远大于竞争、共识远大于分歧,中欧是互利合作的伙伴,双方关系具有强大生命力。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欧都应当把握好对话合作的主导面和互利共赢的主基调,妥善管控处理分歧。

欧盟驻华代表团团长和欧盟成员国驻华使节也表示,欧洲高度重视中国在国际上发挥的重要作用,愿与中方共同努力,落实好欧中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加强沟通交往,共同推进欧中重大议程和各领域务实合作取得积极进展。

希腊“现代外交”网站去年12月发表文章分析认为,欧盟内部就对华关系存在不同看法。布鲁塞尔根本承受不起双边关系的任何恶化,原因不一而足,最主要是经济因素。

欧盟统计局去年12月16日发布数据显示,去年前10个月中国与欧盟商品贸易额约为4777亿欧元,同比增长2.2%,保持欧盟第一大商品贸易伙伴地位。同期,美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创新外交理念。新型大国关系是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大国关系,正推动中美、中俄、中欧关系取得新进展,也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增加更多底气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