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网10月29日讯(记者李智)虽然2020年已进入尾声,新冠疫情在全球的传播力度仍未从根本上得到遏制。进入秋冬季节,不少国家和地区都出现疫情反复现象。仅在欧洲,由于“第二波疫情”愈发严重,部分欧盟国家的“禁足令”再次呼之欲出。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一项大规模研究表明,具有新冠病毒抗体的英国人比例在夏季期间有所下降,从6月的6%降至9月的4.4%。这一发现增加了有关自然免疫力可能在几个月内消退的证据。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结果显示,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可能只会短暂存在,这似乎表明,人体免疫系统对新冠病毒的反应,类似于它对流感和其他冠状病毒的反应:人们可能年年被感染。

“这给通过自然免疫获得群体免疫力的理念带来巨大挑战,”该学院公共卫生学教授、研究报告作者之一海伦•沃德(Helen Ward)表示。

鉴于对新冠疫情的持久性与人类自身免疫力的疑虑,多国将重点聚焦在疫苗领域。尽管帝国理工学院以上研究引发了关于疫苗效力可以维持多久的疑问,但研究报告的另一位合著者、帝国理工学院传染病学系主任温迪•巴克利(Wendy Barclay)表示:“好的疫苗很可能比自然免疫力更好。”

当前,不少国家都在加速疫苗研制进程。10月27日,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证实,已经寻求世界卫生组织给予俄罗斯新冠疫苗“卫星V”紧急使用授权并对这款疫苗做资格预审。“卫星V”正处于第三期临床试验阶段,已经由俄罗斯卫生部注册。如果被世卫组织列入紧急使用清单,“卫星V”将更快供应全球使用。

《华尔街日报》网站10月26日报道,中期研究结果显示,英国牛津大学和阿斯利康制药公司联合研制的新冠病毒疫苗在年长者中产生了良好的免疫反应,不良反应水平也较低。报道称,阿斯利康和牛津大学周一表示,研究结果显示,56岁以上群体(包括年龄在70岁及以上的风险较高的群体)的试验效果很积极,这一结论基于对此前获取的中期安全性及免疫反应数据所做的分析。

美国方面,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与制药行业高管以及一些公共卫生官员曾表示,或将在11月3日美国大选前推出疫苗。然而,随着临床研究遇到一些障碍,这一日期被一再推迟。美国首席传染病专家安东尼·福奇本周表示,疫苗在明年1月前不太可能在美国面市。

中国一直致力于保障发展中国家同样获得安全有效的新冠疫苗,并承诺将自主研发的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目前,中国已经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COVAX),正通过实际行动确保全球公平获得疫苗,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在经历一番波动后,巴西对中国疫苗的态度再次出现反转。巴西国家卫生监督局已经批准进口原料,用于生产4000万剂中国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实验室研发的新冠疫苗。

事实上,这并非巴西对中国疫苗态度的第一次反转。上周,该部门就已经批准进口中国科兴600万剂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