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芜湖金融巡回法庭。(中国网记者 黄磊/摄)

中国网10月25日讯(记者 黄磊)10月24日,记者跟随“2020·指尖城市”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了安徽芜湖,就互联网在司法领域的深度应用,实地探访了安徽首家金融巡回法庭——芜湖金融巡回法庭。

2019年4月22日互联网庭审现场。(中国网记者 黄磊/摄)

“互联网+庭审”开启审判新模式

为什么要建立金融巡回法庭,并创设“互联网+庭审”的工作模式?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副庭长肖珍给出了答案。据介绍,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从2015年到2019年,芜湖市金融案件数量大幅增加,5年增长了9倍,传统审判模式很难应对;二是多家法院参与办理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裁判尺度统一难;三是金融借款合同约定不规范,诉讼文书送达难;四是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当事人和财产分散在全国各地,审执效率提升难。

芜湖金融巡回法庭“五化”工作机制。(中国网记者 黄磊/摄)

另外,通过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前期的调研发现,芜湖法院受理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件,普遍事实相对具体、法律关系较为单一,但当事人分布在全国各地。为方便当事人诉讼,减少他们来回奔波的劳累与费用,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着手开发“金融类案智审平台”,将信息化技术深度嵌入立案、审理、裁判等全过程,实现抓取诉讼信息、回填信息、立案、收案、分案、排期、推送公告、生成裁判文书等10项审判工作的自动化处理及8项审判工作的批量化处理。

正是基于这些背景与形势,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牵头在全市法院搭建了芜湖金融巡回法庭,同时为巡回法庭创建了管理集约化、审判专业化、审理信息化、要素标准化、类案流程化的“五化”工作机制。利用信息化辅助司法办案,充分内挖潜力,提升工作效率,用最少的人解决最大的问题。肖珍介绍说:“芜湖金融巡回法庭于2018年12月20日开始在线庭审试运行,2019年1月16日正式在线受案,至此,采用‘互联网+庭审’的模式,在所有金融类案件审理中成为常态化。”

智慧司法: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据肖珍介绍,目前,芜湖金融巡回法庭下辖的全市9家基层法院,全部集中至金融巡回法庭来处理,利用“金融类案智审平台”实现起诉、立案、庭审、判决全流程线上智能化处理,切实解决异地诉讼难等问题,外地当事人可以选择通过电脑或者手机APP参与在线庭审。相较于传统的审判方式,芜湖金融巡回法庭结合“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互联网+庭审”模式,让当事人节约了时间和金钱等诉讼成本,尤其是在今年疫情期间,在线庭审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金融类案智审平台”还无缝对接了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通过一键推送手机短信,实时送达电子文书,并对接中国邮政法院专递平台,将诉状、传票、裁判文书等文书材料以及当事人邮寄信息直接传输至邮政系统,打印、封装、投递一气合成,物流信息智能反馈,法官能同步跟踪案件送达情况,解决了送达难题。

据悉,从2019年1月16日开始,截至目前,芜湖金融巡回法庭受理案件达15000多件,通过互联网审理的案件总共有316件,地域遍布29个省。芜湖金融巡回法庭的“互联网+庭审”工作模式,摆脱了时间与空间束缚。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深入发展,相信其在司法领域还会贡献更多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