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10月1日讯 (记者戚易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彰显了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坚定决心,也展现出中国勇于承担国际责任的大国形象。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承诺受到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表示,欢迎习近平主席宣布的控制排放并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欧盟将与中国共同努力实现这一目标;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非营利机构“气候组织”的首席执行官海伦·克拉克森说,中国提出的这些碳排放相关目标具有“里程碑”意义,“毫无疑问中国作出的努力将在全球气候行动进程上发挥重要作用”;英国《卫报》认为,中国的承诺还增加了同欧盟建立强大经济联盟的可能性。

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明显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实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推动生态环境保护。

我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采取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节能提高能效、增加森林碳汇等一系列措施,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9年底,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降低48.1%,提前完成2020年下降40%—45%的目标。同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3%,比2005年提升7.9个百分点,也已超过对外承诺的2020年提高到15%左右的目标。

为进一步推动经济的绿色低碳转型,2017年底,我国印发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标志着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正式启动。目前,中国试点碳市场已成长为配额成交量规模全球第二大的碳市场,七个试点碳市场从2013年陆续启动运行以来,逐步发展壮大。截至今年8月末,七个试点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为4.06亿吨,累计成交额约为92.8亿元。

据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推进开展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并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同时,要实现能源、财税、价格等各方面政策协同发力,推动经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提出,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目标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要加大经济转型力度,坚持新发展理念,发展数字经济等高新科技产业,以数字化推进低碳化,控制高耗能重化工业的发展等。同时要加强能源替代,到2050年建成一个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近零排放的能源体系,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奠定基础,还要通过植树造林等方式增加森林碳汇。

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

中国长期致力于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努力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除了积极参与气候变化谈判,以大国外交和多边合作方式推动《巴黎协定》达成,并积极引导推进《巴黎协定》后续谈判进程,中国还通过切实行动推动和引导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5年联合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宣布出资200亿元人民币建立“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以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同年11月的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上,中国公布“十百千”计划,即在发展中国家开展10个低碳示范区、100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及1000个应对气候变化培训名额的合作项目。2017年9月,中国提出在南南合作援助基金项目下提供5亿美元援助,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饥荒、难民、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挑战。

中国还大力推进“绿色丝绸之路”建设,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水电、风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项目,有力推动各国能源转型,实现绿色发展,为国际社会作出了表率。

美国打“环境牌”不得人心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国际社会秉持多边主义,各尽所能、合作应对。但有些国家却出于一己私利,对在这一领域做出显著成绩的中国大肆抹黑,委实不得人心。

9月25日,美国国务院公布一项所谓“中国破坏环境事实清单”,在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问题上对中国极尽抹黑之能事。在攻击中国的同时,还不忘自夸美国在环境保护领域的“进展”。

然而,作为全球累计排放温室气体最多的国家,美国既不批准《京都议定书》,又退出《巴黎协定》,彻底游离于全球碳排放体系和安排之外,成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最大的破坏者。同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固体废弃物出口国和人均塑料消费大国,美国拒不批准《巴塞尔公约》,又将大量废弃垃圾转移至发展中国家,肆意漠视全球环境和全球人民健康。一些在环境问题上攻击中国的美国政客,甚至曾说气候变化是个“骗局”。

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贡献,国际社会自有公论。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赞扬中国是“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带头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厄·安诺生呼吁,世界应以中国为榜样,坚持绿色、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法国环境与发展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弗兰克·勒科克认为,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方面,中国走在世界前列。这些声音反映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也反映了世界各国的人心向背。

过去十多年的实践证明,中国正在探索出一条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环境与实现经济增长多赢的发展路径。中国还通过团结其他国家,加强南南合作,并与国际组织、多边金融机构等加强合作,凝聚共识、落实行动、合作共赢,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贡献了中国方案。

正如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曾指出的,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都将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这既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中国勇于承担应尽国际责任的大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