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洋山港集装箱码头(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中国网8月31日讯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称,“双循环”成为中国政府会议上的热词。文章指出,多位分析人士表示,“双循环”可能成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主线,引导未来多年中国经济走向。
8月24日,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对外开放问题,强调要“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外媒引用中国财政学者贾康撰文称,将“双循环”仅仅解释为以后要自力更生是“极端化认识”,“带有明显偏差的理解”,“双循环”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地联通,内外需相互促进,综合发力。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资深经济学家钱智俊发布报告指出,面对全球化的历史性困局,中国“双循环”并非走向“闭关自守”,而是选择通过向内发力,为高水平开放打开向外空间。
他们认为,“内循环”的产业升级预计将推动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为中国经济融入全球体系打造新的战略支点,优化“外循环”中国际分工的路径。
此外,BBC认为,长三角也成为第一个与“双循环”联系到一起的区域。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的会议上,习近平再提“双循环”,并要长三角区域发挥多项优势,“积极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的路径”。
文章称,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大国,第一阶段通过技术引进成功实现技术进步。
然而在第二阶段,由于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和当今前沿技术越来越复杂,单纯依靠技术引进已经越来越难,因此中国必须转而依靠自主研发和创新来实现技术进步。
与此同时,中美博弈已从最初的贸易领域向科技、泛政治和金融等领域蔓延。
本月早前,华为表示从9月起将无法生产旗舰麒麟芯片,因美国对华为供应商的施压,导致华为的海思半导体无法继续生产这一关键的手机零部件。
综合这些原因,中国在科技创新上实现“内循环”也成为外界讨论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