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25日讯(记者 陈琦)在中国抗击疫情的过程中,科技力量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基因测序、人工智能、5G技术等科技手段的支持下,中国在较短的时间内控制住了疫情,实现有序复工复产。在这一背景下,“科技抗疫”成为今年两会的热点话题。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长刘若鹏建议进一步巩固和拓展科技抗疫的成果,利用大数据、智能穿戴等信息技术建设常态化流行病防控的基础设施。

刘若鹏在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中国抗击疫情的过程中,科技创新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医疗系统中,比如新冠肺炎的诊断、治疗、药物和疫苗的研发;另一方面是在全社会防控和流行病学的调查工作中。而在“后疫情时代”,进一步借助科技力量开展常态化的流行病防控工作则尤为重要。刘若鹏说:“用传统的方法进行防控,我们也是可以做到的。但是社会管理的成本很高,不可持续。”因此,他建议借助大数据和智能穿戴技术构建一个流行病防控网络。

刘若鹏告诉记者,目前已经有一些智能穿戴设备应用在了疫情防控工作中,比如武汉“解封”时,在天河国际机场巡查的民警就曾借助热成像智能头盔对人群进行快速扫描测温。刘若鹏建议将更多先进的科技手段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种场景,比如在校园、社区等人员密集的场所,需要更高效的检测手段,最大限度地防止疫情扩散。

刘若鹏表示,建设一套信息化、常态化的防控机制和预警系统,不仅有利于新冠肺炎的防控,对流感、手足口病以及其他流行病的防控工作都具有长远意义。刘若鹏说:“这是一项民生工程。它将为社会节约宝贵的医疗资源,从而提升百姓的获得感。”

作为一名从事前沿性科技研究的全国人大代表,刘若鹏一直专注于科技创新领域。他告诉记者,自己还为今年两会准备了另外两个建议:一个是关于强化超材料、半导体等新兴技术领域的制造能力,打造尖端技术制造基地示范工程;另一个是推动新形态智能终端与5G网络的匹配发展。

今年是我国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之年,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在“后疫情时代”也必将迎来更多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刘若鹏说:“我们必须依靠新的技术,建设新的基础设施,才能在不断面对新挑战的情况下,保持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