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5月24日讯 (记者李智)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逐渐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势。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我国对外传播工作更是面临种种挑战。
“西方之乱、中国之治”: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全国两会期间,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主任张树华。他强调,政治传播与文化交流必须认清国际形势和世界政治舆论生态。“西方之乱、中国之治”为我国对外讲述中国成就、中国价值、中国文化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国际条件。
张树华表示,中国文化走出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既要突破几百年来形成的西方话语霸权的包围,又要面临愈发焦虑的西方世界百般抵制和诋毁。因此,做好文化传播工作,首先应“苦练内功”,同时必须分清“道与术、虚与实、表与里、轻与重、缓与急、软与硬”,研究制定清晰而长远的战略和策略,设计好相应的路线图与时间表。
他指出,文化走出去不是建桥修路那样照着图纸就能完成的简单工程或技术活儿,而是类似播种耕作一样,需要风调雨顺和满足各种条件才能收到预期的良好效果。近些年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这是对外文化传播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外部因素。要想更好地开展工作,首先就需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形势和国际格局变化。
当今世界的意识形态之争和地缘政治争夺日趋激烈,逆全球化、排外主义、民粹主义等思潮抬头。这些因素都给国际文化交流和相互借鉴带来重大影响。
张树华认为,在这个时期,以传播文化等形式塑造国家“软实力”、维护国家美好形象仍然重要,但更要敢于以直接而显见的方式迎接网络战、信息战、舆论战甚至混合战。
对外传播:不应一味地紧盯西方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张树华告诉记者,在做外宣工作时一定要内外有别,不能把内宣工作的模式用在外宣上。应当分清国家形式,不能简单地将中国模式翻译成外文,不加区分地填鸭式灌输向海外。
他建议,调整和优化对外文化传播的路线图。面对西方软硬实力构筑的“铜墙铁壁”和话语霸权,对外文化传播可以学习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的经验,在“一带一路”沿线找“支点”,走边缘,走“小国”带动“大国”“小圈”包围“大圈”之路。
“由于政治立场问题,一些西方国家很难真正听进去我们的声音。但是世界上不是只有他们,还有数量庞大的第三世界国家。在这些国家,有很多人想了解真正的中国,也更加愿意倾听‘中国故事’。”
他强调,世界是个大赛场,不是只有西方国家。
面对西方世界竖起的意识形态堡垒和思想铁幕,要学会避其敌意和锋芒,眼光不只集中在“纽约时代广场”或“维也纳金色大厅”。不妨顺势而为、另辟蹊径,对外文化传播注重一些“关键小国”, 把重点放在周边和亚非拉等广大地区,做好东盟、俄罗斯和中亚等近邻国家的工作,闯出一片新天地,传播效果会更好。
建议设立国家形象委员会
张树华表示,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更好公共产品,是提高我“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正道。美国对外政策的反复与“软实力”的兴衰启示我们:要尊重对手、尊重别国,哪怕是小国。追求“软实力”绝不是一味地追求话语霸权,也不是一味地炫耀文化文明的优越性,更不是傲慢地对外输出价值观,而是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才是国际社会沟通民心、合作共赢、进而提高国际影响力的正道。
他提到,要注重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两条腿”走路。加强此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不仅可以促进相互了解,还可有效降低文化抵触心理。应进一步挖掘和扩大汉学家队伍,提高“友华、知华人士”,让汉学家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先锋和媒介。
“借船出海”,积极利用国外汉学家语言(特别是小语种)资源和优势,鼓励外国人自己主动翻译介绍习近平思想,既调动海外汉学家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准确和有针对性地传播中国思想,各得其所,一举多得。
积极推动孔子学院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扩大中外文化领域的合作交流。孔子学院与孔子课堂是开展国际中文教育的重要平台,十余年来在推广汉语国际教育、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孔子学院建设与发展尤其是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值得高度重视。
此外,张树华还建议设置专门的国家形象管理委员会,聘请专家和学者,引入专业形象设计团队。根据他此前的研究,俄罗斯总统就有总统专业的形象团队;2009年,俄罗斯政府成立直属总统的国家形象委员会,负责改善本国国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