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2月27日讯(记者 张艳玲 通讯员 童萱)2003年非典爆发那一年,华中科大同济医院李贵刚医生刚好毕业留校,在眼科担任住院医师。17年后的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作为眼科教授、主任医师的他,主动请缨再次当回“住院医师”。他说,“因为专业原因,我无法承担重症患者的主要治疗工作,但做好基础工作我一定行。”
话虽说得轻松,从单独带组的教授回到做最基础工作的住院医师岗位,李贵刚其实做了最充足的准备。
“穿防护服是头一遭,所以我看了至少五遍视频,还参加了两次讲座。”1月初,随着新冠肺炎病人越来越多,同济医院发热门诊扩充,李贵刚就报名要上一线,准备听从医院安排随时上前线。“大部分医务人员在发热门诊和病房一线工作,余下的负责急诊和手术。我是党员,41岁,又比较年轻,当然要带头。”
为此,他一方面向科里已经在新冠病毒肺炎病房工作的年轻医生请教需要注意的事项,一方面自己给自己补课,了解传染病的相关常识。
2月5日,同济医院光谷院区主动开辟床位830张,成为“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危重病人救治的定点医院”。李贵刚接到通知,将自己负责的E1区4楼眼科病房进行整理改造。
“当时心情很沉重,我在这里工作了3年,见证她从开诊时大家的担心到现在的信任,这里的48张病床我都曾经驻足过,这里工作区域的每一个角落我都像家一样那么熟悉。现在,她却要变成另一番模样。”
2月9日,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经过改造开始收治新冠肺炎患者,李贵刚就成了第一批发热病房的住院医师。
真正面对新冠肺炎,对于从未接触过传染病人的眼科医生来说,并不轻松。2003年,因为非典的缘故,李贵刚作为住院医师并没有在真正的临床一线,主要参与的是给研究生发放预防性的药品这一类后勤保障工作。他印象最深的情景,就是从北京回来找工作的同学被隔离。当时每个人戴着口罩,严阵以待的样子他难以忘却。
而这一次,却是真枪实干了。
发热病房的病人都是危重的新冠病人,在由专业的呼吸科、ICU、急诊科专家组成的医疗团队里,作为眼科医生能做什么呢?就是一名住院医师。
“我给自己的定位是,值一线班、夜班,做最基础的临床工作;照顾病人、问病史、写病历、开医嘱,做好上级医师的助手。”从头开始,李贵刚给自己布置了任务。
2月9日当晚,李贵刚第一次进入污染区,照顾病人。半个小时,在二线医师和护士长的帮助和监督下把自己武装完毕。密密实实的防护服让他感觉很闷,他能清晰地听见自己的呼吸。踏入病房之前,他仔细检查了几遍自己的防护服,回忆自己穿戴的每一个步骤,担心自己会不会防护不严造成职业暴露。
“但当进去看到病人,就忘记害怕了。”
问询病史、收集资料、做好记录……面对被病痛折磨着的病人,他说自己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便于上级医师给每一位病人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管理着病区十几个病人、三天一个夜班、上报报表、协助自己所在的宁波援鄂医疗队完成医嘱和检查、参与抢救病人……李贵刚这个住院医师当得很称职。他说刚开始确实会有些不习惯,因为很多年没有做过,但很快就得心应手了。
病区有一位食道癌晚期的新冠患者,2月10日入院时情况已经非常糟糕,无法进食,家属表示不接受插管,也已经做好了诀别的心理准备。但李贵刚没有放弃,尽管是作为新冠肺炎病人收治入院,但他对于其癌症治疗史也仔细询问,使用什么样的药物,何时接受放化疗……无一遗漏。
“因为我自己带组的时候,我知道我需要什么信息来做出诊断和治疗,这可能也是我重新当住院医师的优势。”李贵刚说,作为住院医师,除了给上级医生提供患者详细的病史和检查结果,还要注意每个患者的特殊性。也正因为此,他对病案的质量有着严格要求,也会给医疗队提出合理使用激素,加强中西医协同治疗等合理化建议。
因为是这个小组里面最年长的“住院医师”,李贵刚被医务处临时委任为“楼长”。由于年资比大家高一些,大家生活上和工作上的困难或不熟悉的情况都愿意来请他协调解决。医疗队的医生眼睛因为紫外线照射有一些不舒服也找他咨询;遇到患青光眼的新冠患者,医疗队还请他进行了会诊,他义不容辞,“能为医疗队解决后顾之忧是我的荣幸,也是职责所在。”
如今,李贵刚还在一线坚守,他说,其实在同济医院,像他这样在抗疫一线“非专业”的医生并不少,“做我们能做的,做到我们能做到最好的,就是疫情面前每个医生的职责。”
“希望每一位危重病人尽快治愈出院,光谷院区重新回到之前美美的样子,大家都能摘下口罩,我能尽快回到眼科病房工作。”这是李贵刚此时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