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在结束对中国为期9天的考察后,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肺炎联合专家考察组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考察组认为,中国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公共卫生应对措施,在减缓疫情扩散蔓延、阻断病毒人际传播方面取得明显效果,已经避免或至少推迟了数十万新冠肺炎病例。此外,中国也在保护国际社会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各国采取积极的防控措施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也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同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瑞士日内瓦也表示,中国人民为尽量减轻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负面影响,实施严格的防控措施,以牺牲正常生活的方式为全人类做出了贡献。

来自世卫组织和联合国的评价,真实反映了中国抗疫行动的力度、速度和透明度,充分肯定了中国为抗击疫情付出的巨大努力。

联合专家考察组的发布会上,有一幕尤其令人动容。考察组外方组长、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布鲁斯•艾尔沃德对中国战“疫”给出这样的评价:“我们要认识到武汉人民所做的贡献,世界欠你们的。当这场疫情过去,希望有机会代表世界再一次感谢武汉人民,我知道在这次疫情过程中,中国人民奉献很多。”这段陈述引起了一阵掌声,也让现场的翻译在转述时几度哽咽。

正如艾尔沃德所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之中,中国付出了巨大牺牲,涌现了无数令人泪目的瞬间。从中央的统一部署到社区夜以继日的严防死守;从医护人员在一线的以命相拼,到民众居家的自我防护;从壮士断腕的武汉封城,到全国各地对湖北的倾力驰援。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所呈现出的动员力、凝聚力以及忘我的牺牲精神,使人们看到了“隧道尽头的光亮”。

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举国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中国政府在习近平主席领导下,第一时间建立举国体制,汇集全国资源,采取最全面、最严格的防控举措迎击疫情,其中很多措施都远超世卫组织的建议和国际卫生条例的规定。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中国从一开始就及时向国际社会通报疫情信息,开展国际合作,与国际专家并肩作战,努力阻止疫情向全球扩散,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做出了贡献。

在战“疫”一线,广大医护人员成为了中流砥柱,他们践行着医者的仁心仁术,用逆行者的背影筑起了前线阻击战的钢铁长城,争分夺秒地从病魔手中抢回了一条条生命,让战“疫”胜利的天平一点点倾斜。

在大江南北,许许多多的普通人表现出了令人敬佩的勇气和担当,他们之中,有“疫情不退我不退”的社区民警,有连续奋战13个日夜建设雷神山医院的建筑工人,有“已抱必死之心,始明不惧之志”的年轻志愿者,有穿越1800余公里、将30多吨蔬菜运往武汉的货车司机……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演绎着一个又一个平凡又动人的故事。

在后方的经济“战场”,全国各地陆续吹响复工复产的号角,因疫情按下暂停键的中国经济正在逐步重启。为打赢经济保卫战,中国各级政府打出政策“组合拳”,减免税费、减免房租、缓缴社保、加大信贷,全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随着一系列应急之举的相继落地,全球市场也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正因如此,当面对西方记者抛来“你为什么多次赞扬中国,这是不是中方的要求”的刻薄问题时,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的回应掷地有声:“中国赢得赞誉实至名归。事实自己会发声。”也正因以上种种,当一些西方媒体和政客指责中国疫情数据“不透明”,甚至炒作新冠病毒来自所谓中国“生物战计划”时,国际社会各界人士纷纷现身说法,驳斥谣言和中伤,肯定积极有为的中国行动。

当前,中国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治愈人数快速上升,诊疗方案不断完善。中国抗疫取得阶段性成效,为全球战“疫”提振了信心。中国在疫情防控、临床治疗、科研攻关等方面积累的经验做法,也为周边区域乃至全球抗疫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正是基于中国的抗疫实践,中国-东盟关于新冠肺炎问题特别外长会上,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提出合作抗疫四项倡议,得到与会者高度评价。这些倡议也为周边区域乃至全球抗疫合作提供了思路与方向。

“我已经多次称赞中国,我还会继续这么做……”谭德塞的表态,是国际社会坚定支持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一个缩影。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确实给中国以及世界带来了一次严峻挑战。但中国政府和人民经受住了考验,用自己艰苦卓绝的努力和牺牲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和认可。(中国网评论员 戚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