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1月15日讯(记者 彭瑶) 中国减贫有何宝贵经验?缅甸减贫面临哪些挑战?中缅双方如何深化合作推动减贫?1月14日,在缅甸仰光召开的“当代中国与世界——中缅智库对话会”上,中缅两国专家学者聚焦减贫问题,同寻“富民良方”,共谋繁荣发展。

1月14日,“当代中国与世界——中缅智库对话会”上,中缅两国专家学者聚焦减贫问题,深入交流。中国网 彭瑶 摄

近年来,中国扶贫工作卓有成效。数据显示,中国农村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末的10.2%下降到2018年末的1.7%,6年累计减贫8239万人,年均减贫1373万人。2019年,中国人均收入超过1万美元,2020年将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研究员赵江林说,中国今天取得的成就是中国政府在过去40年中通过推动大规模工业化进程实现的。中国推进出口导向型战略,密切与世界的关系,扩大投资,保持较高的资本积累率,并不断完善发展环境。这些经验可以为缅甸未来减贫、发展经济提供借鉴。“中缅经济走廊目前已进行到实质建设阶段,可以起到推动缅甸工业化进程的作用。希望中缅经济走廊能够成为缅甸减贫的平台,也成为促进中缅关系深度友好发展的平台。”

“经济增长是减贫的主要动力。”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院长郑新业认为,当今的世界是全球化的世界,要融入全球价值链,找到自己的定位。把全球化带来的红利在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和不同行业间分配。同时,不能轻易对外资进行国有化,要保护外资权益,让技术和经验留下来,善用外资为本国人民服务。政府还要做好精准扶贫,精准施策,重视教育与医疗。

缅甸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讲师佩苏宁博士表示,贫困认定十分重要,收入无法解决温饱是真正的贫困。越贫困就越落后,越落后也就越贫困。缅甸贫困人口的数据存在缺失,一些被普查对象并不愿意被划归到贫困人口中。要让那些真正了解贫困状况的人和当地的社会组织参与减贫,尽量避免伤害到贫困人民的感情,理解他们的痛苦和需求,有效开展工作,让扶贫举措更得人心。

“农民是缅甸的主要贫困人口,缅甸的农业生产力相对较弱,农民的增收情况直接影响减贫效果。”缅甸外交部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吴巴拉埃发现,农民往往承担了过多的费用,包括办理农业贷款时要单独支付的表格费、灌溉区的供水服务费等。政府如果无法提供足够的良种,农民向一些小商贩购买时上当受骗,到了收获季节就会收成不好,蒙受损失。他希望可以借鉴中国经验,促进农业发展进而推动农民减贫。

减贫是中缅两国政府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中缅合作的重要领域之一。2017年11月,中缅双方签署了中国援助缅甸减贫示范合作项目实施协议,中方帮助缅甸首都内比都附近两个示范村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并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缅甸研究所研究员熊顺清是2018年参与该项目的中方工作人员之一。熊顺清告诉中国网记者,项目包括了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和帮助农民在种植业、养殖业上增收。目前硬件设施已建设完成,下一步要通过知识普及和技能培训,重点提升农民的生产能力。

熊顺清介绍,在合作过程中,双方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从选择项目村到确定项目内容,各个环节都充分沟通调研,尊重当地人民的意见。工程由当地企业承建,优先雇用项目村村民,特别是贫困户。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村民不仅获得了工作机会,劳动技能也得到了提高。

  该项目将于2021年结束熊顺清建议,加强中缅双方减贫领域的知识交流与互鉴,两国专家联合起来对缅甸贫困状况和中国减贫经验进行全面深入调查研究,把一些适用于缅甸的中国减贫经验译介到缅甸。中国也可以继续面向缅甸其他更贫困地区,针对不同地区的致贫原因,因地制宜开展减贫项目,让更多的人得到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