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11月18日讯(记者 吴佳潼)位于长江入海口和东海交汇处的崇明岛,是世界最大河口冲积岛和我国第三大岛,被誉为“长江门户、东海瀛洲”。

作为长江保护的最后一道防线,崇明岛具有特殊的生态服务功能,也是上海落实长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发展”的重点区域。

崇明岛东滩湿地局部景象。中国网记者 吴佳潼 摄

21世纪初,上海提出崇明生态岛建设理念。2016年9月,上海决定举全市之力支持崇明建设“世界级生态岛”。保护生态环境是崇明的立岛之本、发展之基,通过大力推进“+生态”“生态+”战略,生态立岛已融入崇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

近日,记者随中华环保世纪行采访团一行赴上海,实地调研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情况。

鸟进人退 崇明岛打造绿色生态空间

“20年前,崇明的鸟儿生存环境险恶,随时有被人打下来的危险,崇明人逢年过节习惯打个野味。现在,崇明人不再打鸟了,鸟儿可以在空中自由飞翔。”

上海市发改委巡视员王扣柱表示,这得益于上海市出台系列政策法规和进行多年的科普,上海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决心走绿色发展之路。2016年,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生态立岛”规划,旨在形成岛上一种自然和谐的生态链。2016年11月,崇明宣布全域禁猎,设立禁猎区,开通24小时举报电话。

2018年3月,上海出台的《上海市崇明禁猎区管理规定》明确,禁止猎捕及其他妨碍野生动物生息繁衍活动;禁止使用弓箭(弩)、射钉枪、捕鸟器、捕蛇夹等猎捕工具和方法猎捕野生动物;禁止食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以及没有合法来源证明的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餐饮服务提供者不得以上述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名称、别称、图案为内容,制作招牌或者菜谱等。

2018年5月,上海市政府批复《崇明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按照“生态立岛”理念,强化生态底线管控,严格把控人口导入标准、土地开发强度等。明确到2035年,崇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70万人以内,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265平方米公里以内,划定生态空间1618.58平方公里,自然湿地保有率43%,人均绿地面积15平方米,水面率10.6%。

严密的法治体系为崇明建设世界级生态岛提供重要支撑。2017年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促进和保障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决定》,以法规形式明确崇明生态岛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确立了“生态立岛”原则,强化崇明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保护力度,推进野生动物保护区建设,打造鸟类天然博物馆和候鸟天堂。同时,授权市政府在崇明生态岛建设中先行先试,在环保、自然资源保护、绿色农业、绿色交通等领域出台配套规范性文件。

湿地修复 还候鸟休憩天堂

位于崇明东端的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崇明东滩)是崇明打造世界级生态岛的重要一环。崇明东滩于1998年11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总面积241.55平方公里,是以迁徙候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截至目前,崇明东滩可记录鸟类290余种,主要保护对象为水鸟,有140余种。

这里丰富的底栖动物和水生植物为鸟类提供了多样性的食物来源,每年吸引近百万只候鸟来栖息或过境。2002年,崇明东滩被正式列入国际重要湿地。

“崇明东滩是我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候鸟迁徙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处‘加油站’,候鸟经过长时间不吃、不喝、不眠的长途迁徙飞行,体力消耗巨大,它们迫切需要一处栖息地,提供能量补充后得以继续向繁殖地、向北飞行。”崇明东滩管理处党支部书记、主任沈帅说。

然而,2002年之后,崇明东滩面临巨大生态危机。到2007年,雁鸭类候鸟数量已从十几万只骤减到一两万只。崇明东滩看不到鸟了,这归因于一种叫做互花米草的植物。

该植物是上世纪90年代,上海市政府为在沿海区域加强保滩促淤、防浪消浪而引入的外来物种。然而,这种植物扩散速度快、根系庞大。截至2011年,互花米草在崇明东滩分布面积达21平方公里,并仍以每年3-4平方公里的速度向保护区核心区扩张。

互花米草的蔓延让可以为候鸟提供食物的芦苇、海三棱藨草、鱼虾蟹等本土植物和底栖生物无法生长。“鸟为食亡,没有食物吃,候鸟就都不来了。”沈帅说。

整治东滩湿地刻不容缓。2013年9月,总投资11.6亿元的崇明东滩生态修复项目开工,对总面积约24.2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互花米草进行生态控制,打造适合不同候鸟生存的生境环境,优化鸟类栖息地,依托上海各大院校,开展植被、底栖动物和鱼类等自然资源及水文、水质、滩涂淤涨等环境因子的多方位科研监测。

截止目前,项目区域修复后的湿地生境面貌已初步呈现,20个不同的生境单元为不同候鸟提供优质环境,大量越冬候鸟飞抵崇明东滩。“白头鹤、小天鹅、黑脸琵鹭等国家珍稀保护鸟类数量明显回升,成为‘白头鹤之乡’,消失多年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在2017年冬季重新出现在崇明东滩。”沈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