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11月6日讯(记者 金慧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8年成人烟草调查数据显示,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使用电子烟比例为0.9%,据此推算,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使用电子烟人数约1000万。鉴于电子烟的危害及在青少年中的流行趋势,近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通告,要求各类市场主体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

电子烟危害有多大?

电子烟可致癌,并增加多种疾病患病风险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研究员肖琳在接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在线访谈栏目采访时指出,监测数据显示,使用电子烟主要是15-24岁年轻人比较多,约占1.5%,获得电子烟的途径主要是互联网,占比45.4%。从全球电子烟流行情况看,年轻人使用电子烟的人数明显增加。

电子烟由电子烟烟具和电子烟烟液或者烟油组成。电子烟烟具即加热装置,将烟液转化为可吸入的气溶胶;烟液的主要成份是尼古丁盐,还有一些添加剂以及溶解添加剂的溶剂。

原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院长、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研究员王克安介绍,电子烟主要成份为尼古丁,尼古丁是成瘾性物质,在我国被列入《剧毒化学品目录》,过量摄入尼古丁可能危及生命,且尼古丁成瘾也是一种疾病。年轻人可能更容易受到尼古丁影响,产生学习障碍、焦虑等不良后果。 

此外,电子烟释放的气溶胶含有致癌物质,电子烟添加剂或调味剂加热后会产生有害物质,且电子烟可能引发一些疾病,如肺部疾病,癫痫、哮喘、过敏,长期使用会增加患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心脏病、中风等疾病的风险。

“电子烟和卷烟一样,有二手烟的问题,甚至有三手烟的问题。”王克安说。

动物实验证明,电子烟会引发肺癌和膀胱癌。纽约大学医学院研究团队将40只实验鼠连续54周暴露在含尼古丁的电子烟烟雾中,结果9只出现肺癌,60%出现了膀胱癌现象,癌症风险也明显增加。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研所所长、中国控烟协会会长胡大一提醒,女性怀孕期间吸电子烟不安全。悉尼科技大学研究发现,孕妇吸用电子烟会增加婴儿过敏哮喘风险和哮喘严重程度。

胡大一说,很多患者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肌梗死的家族背景,却因吸电子烟突然出现心肌梗死、心脏猝死而倒下。调查研究表明,吸烟是导致心肌梗死、心脏猝死年轻化的最重要危险因素。

电子烟能否帮助戒烟?

不但无法戒掉,反而会成瘾

肖琳指出,吸电子烟可以成瘾,戒烟成功率不高,复吸率高,主要是尼古丁的作用。尼古丁是一种高度成瘾物质,是电子烟的主要成份。国外有对19种成瘾物质包括毒品做的依赖性研究发现,尼古丁成瘾性高过大麻、冰毒等,仅次于可卡因和海洛因。

“目前还没有充分科学证据说明电子烟可以帮助戒烟。世界卫生组织不建议将电子烟作为辅助戒烟工具。我国临床戒烟指南也未把电子烟作为辅助戒烟工具来推介,”肖琳说, “目前有效的戒烟方法包括戒烟咨询、药物治疗和行为干预。如果想戒烟,使用高浓度尼古丁的电子烟,不但无法戒掉,反而会成瘾。”

胡大一表示,现在有宣传说电子烟更加安全,实际上电子烟不是健康烟,也不安全。要戒烟只能不吸烟,不吸二手烟,不吸电子烟。他强烈呼吁,严禁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

官方发声:各类市场主体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

为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近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通告》(下称《通告》),要求各类市场主体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

国家烟草专卖局办公室相关负责人指出,目前,国内电子烟市场混乱,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大量产品存在不安全成分添加、烟油泄漏、劣质电池等严重质量安全隐患。特别是一些电子烟企业为了提高产品吸引力,随意添加各类添加剂以改变电子烟口味和烟油颜色,对消费者特别是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危害。

据调查,很多电子烟企业以年轻人作为互联网营销的重点,用“帮助戒烟”“健康无害”等违背客观事实的宣传误导消费者,并将电子烟标榜为“年轻”“时尚”“潮流”的代表诱导未成年人。很多学生家长反映其子女受到网上电子烟宣传的吸引,并且可以轻易通过电商平台购买电子烟,要求监管部门进一步采取严格措施防止未成年人受到电子烟侵害,强烈呼吁社会各界对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的行为予以制止。

《通告》提示,电子烟存在的安全风险和健康危害,要求各类市场主体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对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的行为应予以劝阻和制止。

为防止未成年人通过互联网购买并吸食电子烟,《通告》敦促电子烟生产、销售企业或个人及时关闭电子烟互联网销售网站或客户端;敦促电商平台及时关闭电子烟店铺,并将电子烟产品及时下架;敦促电子烟生产、销售企业或个人撤回通过互联网发布的电子烟广告。

《通告》还要求各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切实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的侵害。特别要求各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加大对电子烟产品的市场监管力度,加强对通过互联网推广和销售电子烟行为的监测、劝阻和制止,对发现的各类违法行为依法查处或通报相关部门。